3)第226章 公益广告,捐款一千万。_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魄力,还有手段真的没谁了。

  跟这个比起来,他捐个一千万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但是雅客雅思走的是长期路线,一杯奶茶捐三毛钱,未来未必就捐的少了,反而只会更多。

  爱国,抗灾永远是潮流。

  再想想蜜雪冰城,鸿星尔克等等。

  ‘爱别人,自然也有人爱你’这句话就在这方面提现了出来,将国人的格局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大是大非面前,大家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话音落下,办公室内针落可闻。

  杨妙彤深吸了口气,你究竟赚了多少钱啊。

  整整一千万。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能拿出来了,你是个什么超级大老板?

  杨妙彤有些震惊,因为一千万长什么样她都不清楚。

  不单单是杨妙彤,她未婚夫钟逸,就连办公室中的何纾婕、安澜、徐婉婷都为之一振。

  感觉坐在那里的青年,这个时候跟脑海中‘林总’的样子重叠了。

  钟逸憋出四个字:“林总,大气,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嗯,你说。”

  “其实,我是想提醒一下林总你,有些公益吃力不讨好的……”

  林毅端着手说道:“我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我以我自己的出发点也是图一个名利。”

  就像投资有风险,搞这个自然也有风险。

  比如直接捐钱捐物,很容易让品牌陷入炒作和攀比的舆论中,不利于品牌进一步的形象塑造。

  比如每年明星云集的芭莎明星慈善夜,尽管明星和粉丝都踊跃参与其中,但话题落脚点往往是捐钱金额的孰高孰低,却并未真正触及公益项目本身。

  所以,林毅用了两种方式。

  将两种公益结合了起来,长远发展就显得没那么突兀了。

  你说我是攀比,可是我每一杯奶茶都有捐啊。

  林毅使用的营销方式是带着创新和转变的,非常适合年轻人。

  随着九零后新一代消费主力的崛起,他们更注重的是体验感和参与感,以往口号式或者自嗨式的公益营销形式其实有点难打动年轻人,品牌改变对话消费者的方式和路径是必然的。

  将奶茶跟公益结合在一起。

  比如安澜买了一杯奶茶,是不是会想‘我应该也算为社会做了点贡献吧’。

  三毛钱,那也是钱啊。

  今天三毛明天三毛,次数多起来了就比平时捐个十块有意义多了。

  同时在新闻的传播形式下,更容易产生裂变效应的社交平台也能提升公益活动的形式和用户参与度,拉低了公益活动的门槛,从而让消费者可以和品牌一起做公益,一起传递温暖。

  在情感层面不再一味煽情、催泪,而是呈现出更加积极正能量的情绪导向。

  有人说,在屏幕前贩卖眼泪,不如在生活中催人向善。

  公益营销是非商业化的,对于品牌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人力、物力去执行落实,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