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9 投靠(_镇国公主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望,积恨之下,待她和韦无生忍会如何,这也不必我多说了罢?”

  我沉了脸:“我还以为你和独孤绍与我交好,是指望着经我投靠母亲,原来却不是么?还是说,你觉得自己已入了宫,用不着我了?”

  崔明德道:“二娘误会了,我特地将话说得这么直白,不是为了逼迫二娘,而是为了向二娘显示我的诚意。”

  我挑眉看她,她微笑道:“我崔氏自汉兴以来,绵延千载,代有才人,累学不辍,殊为名族。可惜至先隋至今,历代天子抑我宗族,收我田地,禁止士族婚姻,重定氏族等次,累叶陵迟,至于今朝,虽尤自恃旧地,虚高名望,却是颓相已显,若不设法,只怕百年之后,氏族志上,已无崔氏之名,祖父欲令子弟出仕,显名于时,重振家声,而国朝要官,多用勋贵,士人纵有令名,亦不过据清而不要之位,虚荣于外,实无裨益,若是清要之官,却非天子信重而不可得。”

  如今轻冠冕而重姓氏,大族自恃身份,哪怕是穷困潦倒,亦自矜身份,绝不肯说自己已衰颓,而天下人亦多推崇士族,连魏征之流,都竞相与士族为婚姻,太宗的某位宰相甚至还说出一生唯恨不得娶五姓妻这样的话来,我还以为崔明德家里也是这样的看法,如今看来,她那位祖父倒是极有眼光,知道新朝已定,天下升平,若不依附朝廷,世代出仕,迟早要衰败没落,与其沦为三流衣冠,还不如主动出手,先给子弟们谋了官身,再谈名位——可若是这样,为何当时又要拒绝太子的婚事?以如今这重男轻女的风气,依附一位实权皇子,岂不比依附一位无权的公主来得要好得多?何况那位皇子当时还是太子,崔氏只要答应嫁女,就是与太子绑在一条船上,从此国同休戚,这才是天大富贵——当然,如今太子被废…太子被废…

  我猛然抬头去看崔明德,她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颇有几分自矜地道:“诏令下时,祖父游移不定,是我力阻了此事。”

  我倒吸一口气:“我不信,你当时多大,十三?十四?你们这样家风,你祖父肯就这样听你一个小女娘的见解而赌上家运?”

  她反问道:“二娘今年十四,不也深明事理,远胜诸兄么?”

  我知她一向虽是倨傲,却绝非狂悖之徒,既说得这样笃定,此事多半是真,心内骇然,又觉她这样的人,说我‘深明事理’,都不知到底是真心夸奖,还是故意贬损,思之有顷,方装出似笑非笑的模样道:“你这样说,倒像是你崔氏看上了我,要阖家投奔我一般,我不过一介女流辈,既非宗室尊长,又无远见卓识,却担当不起这许多人的荣辱。且你既能入母亲的眼,家中多半已向母亲献过诚意,就不必再和我这小小公主说这些朝事了罢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