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9章 百家大考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这些诸子百家的领头人,历来对自己的学说都很自信。”这不是废话吗,他们如果对自己的学术不自信,当初又不会加入,现在还成为头领了。

  “都觉得自己的学说是各派中最好的,是最适合治理国家的。”

  “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家创始人,墨子,老子,邹衍、许行……也都是如此。”

  “诸子百家的各家,到底是真好还是假好,其学说理论到底是真有用,还是假有用,治理行省一段时间就能立刻见分晓了。”

  其余的头领闻言纷纷点头,

  相互对望一样,也是同样的激动。

  现在,朱皇帝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可谓是亘古未见。就连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的创始人墨子等人,最多也只是四处宣扬自己的学术而已,哪有这样实践的机会?

  他们甚至连,用自己的学术,治理一个小县的机会都没有。

  而现在,他们有了实践的机会,而且还是治理一个行省。

  怎能不让他们心中激动。

  同时,人群心中也是诚惶诚恐,

  万一自己的学说,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怎么办?

  经不起考验,让百姓受苦,把行省治理的民生凋敝发展缓慢,那么他们的流派,必定会遗臭万年。而这个学术流派会被皇帝取缔,然后彻底在自己手中绝种。

  在治理行省的实践当中败下阵来,以后恐怕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而且这样的事情,必定会记载在史书上,说这个流派名不副实。

  然后,这个学术流派,就会被后人指责、笑话百年千年。

  作为当代首领的他们,就是自己流派的千古罪人。

  “看来,我们就只能在以后治理行省的时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人群心中想道,“然后不断的施行各种惠民政策让百姓满意,让行省发展。”

  “并且,我们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观念,把自己的学术去芜存菁。”

  “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的流派,才能在这场大考中生存下来。”

  “如果能够治理好所在的行省,我们必将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光芒比肩第一代创始人。”

  “所以这场大考,是决定生死存亡的考验,也是天大的机遇。”

  “如果诸子百家都能把各自的行省治理好,那么大明王朝,又会重现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辉煌盛况。而我们这些首当其冲者,就是其中的诸子!”

  “百家争鸣,将不再是昙花一现。”

  “而是二现。”

  “并且不再会是昙花,而是会一直辉煌下去。”

  想到失败之后的惨状他们很惶恐,想到成功之后的辉煌,他们又很激动。

  于是,一个个身躯都颤抖起来。

  ……

  “许博士。”刘伯温道。

  许博士名许慎,农家的当代‘野老’。

  野老是农家学派的首领的专属称呼,比如杜甫就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