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祸起_岁岁昌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咸宁二年冬,皇后谢朝云薨逝后,李昌烨亲定谥号为“孝仁皇后”,宫中敕谕天下,在京文武官员每人赐布一匹,令他们自制丧服。

  丧服穿着二十七日后,方可除服,再着素衣百日。自丧葬日起,京城内外不得宰杀牲畜、停止音乐和祭祀活动百日、官民不得嫁娶。

  如今孝仁皇后丧期刚过,谢禾宁虽已入宫但不宜声张,她知道李昌烨对自己不闻不问是在等着风声过了再做打算。

  可偏偏有人总喜欢借此惹是生非。

  次日清晨,国子监学生不知从何处得到消息,谢家将女儿秘密送入宫中,欲接替孝仁皇后再次入主中宫。隆德十二年谢家人把持朝政之事历历在目,一时间太学学生暴动,于国子监殿外跪请皇帝不可再立谢家女为后。

  早饭时司礼监的祝公公向皇上禀报了此事,皇帝恼怒派遣锦衣卫前去处理。

  昨夜下了场大雨,此刻宫里的路上满是积水。

  徐青芜带着一众锦衣卫到国子监时,正听见韩卯在里面带着人高呼:“请皇上三思,不可再立谢氏为后!”

  他站在门口往里瞟了一眼,随即掩面长叹。这人徐青芜认得,咸宁元年,皇帝刚登基时韩卯曾联合其他太学学生上书请求皇帝“清理世家顽疾,整治外戚干政。”

  彼时谢家嫡女谢朝云正坐镇中宫,谢家在朝中地位虽不及当初,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周延续至今历经数代,谢氏一族仍旧位居四大世家之一。

  韩卯一小小太学生,敢上书要求皇帝整治外戚,这份胆识恐无人能及。

  徐青芜最厌烦面对的就是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俗话说“宁犯武人刀,莫犯文人笔。”太学学生是朝廷精心培养的人才,打打不得,骂骂不得,稍有不慎来日这群人的笔杆子唾沫星子就能先埋了他。

  这会儿天还是阴着的,徐青芜望了望头顶的云层,像是又要下雨了,于是他抬腿走进去。

  锦衣卫的一众人进了国子监,将其围的水泄不通。徐青芜看了一会儿跪了一地的太学生,凑到为首的韩卯面前说:“人都已经进宫了,你这么闹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怕日后外戚干政,还不如趁现在好好读书早日入朝为官,辅佐皇帝整治朝廷。”

  韩卯仰头看他说:“指挥使大人,隆德年间谢氏一族拉拢权臣,囤积兵力,若非岳麓山兵败,主将谢洵战死沙场,谢家没了领军打仗的人物,那这朝廷说不定就要姓谢了。如今若是再次放任谢家女入主中宫,轻之动朝廷,重之震社稷,还望皇上三思!”

  徐青芜摸了摸腰间的薄刃,不紧不慢的说道:“话虽如此,进谏的方式千万种韩监生非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向皇帝请愿吗?就不怕别人说你们是在以请愿为借口胁迫天子?”

  韩卯面露毅然决然之色:“指挥使大人,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