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五、左顾右盼(二)_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怕他们假戏真做!”慈禧太后显得焦躁不安,“东亚之局势,若是我们在水师弱了一分,日本人法国人俄国人的势力就会强上一分。如今英国人又给日本人加砝码了,若是这样下去,如何了得,七千吨的铁甲舰!”慈禧太后虽然不懂军舰,但是她舍得花钱买。也舍得花钱自己造,也知道海军的军舰当然是越大越好,这个时候七千吨的铁甲舰就如同是后世的航母,航海的霸主,郭嵩焘用海中龙王来形容,绝对是一点错都没有,突然之间听到了日本人有了这样的海军实力,怎么不叫慈禧太后着急上火。

  “咱们也不是没有,德国帮我们造的七千吨铁甲舰估摸着也可以交付了,北洋水师官兵早就已经在军舰上训练,一旦开回到中国,就能立刻使用。”恭亲王说道,“这铁甲舰一旦到付,我北洋水师还是亚洲第一,太后勿忧。”

  “议政王所言甚是,再者日本国也绝对不可能拿出这么多银子来购买七千吨的铁甲舰的,去年日本国的财政支出不过是五千万日元,一艘七千吨的铁甲舰大约造价要四百五十万日元左右,英国人素来军舰要价高些,五百万日元总是要的,日本国就算再有钱,也拿不出一年支出的十分之一来购买一艘军舰,微臣想着若是英国人要卖,日本人要买,这几年之间也是买不到的,一来是银子不够,二来是要建造军舰,没有几年也是建不好的,这几年的时间,其中能发生什么事儿,还不知道呢。”宝鋆说道,他是从财政的角度来解释这次只是虚晃一枪。

  慈禧太后赞许的点点头,“配蘅公如此一说,我到底是放心了一些。”

  “英国如此焦急,臣以为还是他们关心着印度的局势所以才会如此行事,臣请旨,速速隔断和石达开等人的联系,缅甸之西,中国就不要再过问了,答应了英国人的条件,想必英国人也会投桃报李,承诺的事情都会达成。”

  慈禧太后环视众人,“大家伙都是这个意思吗?”

  左宗棠闭目不言,虽然他很喜欢和恭亲王唱反调,但是在领班军机大臣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之后还跳出来反对,这不是有主见,是太幼稚了,之前的辩论太后已经知道自己的意见,这时候就不需多说了。

  众人都是低着头不说话,谁都不能明白太后放任石达开等人在印度的直接效果能有多少,特别在宝鋆看来,花了这么多钱,实在是得不偿失。

  大家都不说话,慈禧太后却是慢悠悠的说话了。

  “前些日子,我陪着爱德华去长春园,见到了那些西洋景致,其中有大水法,前面有十二生肖铜像,到了时辰就会依次喷水,我想着那些铜像,若是拿出去换钱,却是不知道能换多少钱?”

  她环视众臣,“当年英法两国联军一同登陆大沽口,入侵京师,若不是我和议政王留下来靠着那么一点点士气,那么一点点运气胜了洋人,圆明三园,必然会毁在英法联军的手下!”(未完待续。)

  ps:大清日报节选:

  理藩院发言人日前在畅春园表示,坚决不能允许越南国脱离中国的藩属,特别在在法国人的胁迫之下违背了越南人民的自主选择权。针对法国自由电视台记者提出的中国政府偷运武器进入越南境内的问题,该发言人不予置评“这不是理藩院的权限,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兵部。”

  总理衙门郭嵩焘大人接受英国bbc电视台专访,他谈起了在伦敦过了美好的五年岁月,并怀念了和英国王室之间友好的交往,bbc的记者憨豆提出了有关恒河流域的事情,郭嵩焘学着英国人耸肩,“亲爱的憨豆,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负责,特别是这些中国人不把自己当做中国人的情况下,以石达开为代表的叛党脱离了中国,不服我们太后的统治,某个角度来说,也是我们的敌人,他们在外面搞来搞去,实在是让我们很为难啊,当然了,我们是完全支持英国对印度的统治的,因为印度不够开化嘛,需要长辈来教导......”报道的第二天,印度国末代皇后正式通过大清日报的专栏提出了抗议,抗议郭嵩焘存在种族歧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