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三章 静待时机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三章静待时机

  明悟了装逼是给别人看,自己脑袋要保持清醒这个真理后,朱由校整个人都清明了许多,然后再次投入到掌握军心的活动中了。至于客氏的事,朱由校并没有做什么处理,只是让人保持对她的关注。

  至于她做出的这个选择,朱由校倒也没什么伤心的情绪,也许是从历史上早就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只是有那么一点点伤感罢了。

  时间一溜烟的就过去了,很快就到了八月一号,举办登基大典。

  自万历死后,整个皇宫一直都很热闹,哭丧的哭丧,出殡的出殡,然后就是新皇的登基典礼了。事实上,在万历死后的第二天,朱常洛接受了众臣的朝拜,就算是继位了,对他的称呼也换成了皇上。

  登基典礼则是一种仪式,宣布他正式继位,昭告天下,是法统的体现,可谓是极为重要的,一点都不能马虎。

  事实上,万历的尸身停好后,整个朝廷就在开始忙碌朱常洛的登基典礼,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几个机构忙得不可开交,布置场地的搬运礼仪用品,测算天气的选择吉日,负责舞乐的排练歌舞。

  而这些,也只是前期的仪式准备,登基典礼中的程序更加的繁杂,朝中大臣还要演练一遍,以防吉日那天出现变故。

  忙忙碌碌中,终于到了钦天监选定的日子,八月一号。

  明朝登基仪式的主要场所在天安门,当然,当时不叫天安门,而是叫承天门。那天早上,文武大臣们身穿朝服,在承天门前T型广场前等候。文官在东,武官在西,文官首位的是首辅方从哲,文官首位的是英国公张维贤,两拨人马左右分列,肃穆庄严。

  整个登基仪式繁琐而庄严,耗时良久,整整一个上午各部分人马在礼官的引导下,从承天门出发,然后到皇极门,最后到皇极殿,皇帝高坐主位,丹陛下朝臣分列,上表恭贺,司礼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皇帝的身份,至此礼仪成,一代王朝拉开序幕。

  当然,朱常洛这一朝时间有点短,仅仅才一个月,只是现在没有人知道罢了。

  皇帝继位后,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同时确认朱由校皇太子的地位,这都是常例,无可辩驳。就算有人不同意,也无法反对,太子登基,太孙自然晋级太子,这是先帝的遗旨,无人能够动摇。

  在登基之后不久,朱常洛再发旨意,罢黜天下矿税,召回外派的太监,这道圣旨一出,举国欢腾。

  当然,这么说是有点夸张,欢腾的也不过是地方上的那些土豪士绅罢了,他们在乡间有田土势力,在朝趟有亲族官员,民间的矿山自然都是他们的盘中餐,万历收取矿税根本就是在他们身上挖肉,如今罢黜,怎能不欢喜。

  民间士绅地主欢喜,朝堂上自然阿谀奉承之词如泉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