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六章 满城尽是哗然声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解决了天下皆反的绝境之后,对这项政策最鼎力支持的就是他杨涟了,一生清正的他,绝对是为国为民的好官。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对土地国有化这项明显有利广大百姓的国策如此上心。第二九六章满城尽是哗然声

  皇宫中,朱由校对着几人离去的方向大大的伸了个懒腰,一脸激情过后的疲倦,朝会他其实不累,坐在一旁看着百官的表情大戏,他怎么会累呢。真正让他劳累的,还是朝会后的这场谈话。

  “不过,明代的官员还真是好骗呢。”朱由校不无得意的想到。

  其实,还有另一个解决人口土地的办法,那就是提高田亩的单产能力,比如后世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并无多高的科技含量,里面更多的是专注以及大量的时间精力。

  纵然大明比后世现代少了很多条件,但花个几十年来培育的话,就算没有后世那么高的单产,但也会比现在增加很多。

  只是,这种缓慢的攀科技道路,朱由校怎么会说出来,不将土地国有化营造的是唯一生路,他们几个怎么可能会鼎立支持呢。

  再说了,这种慢悠悠的方式,哪里有纵兵海外,屠城灭国,抢钱抢粮来的爽快,来的快捷啊!

  随着朝会的结束,正月大朝的情形慢慢的开始传播开来,高官到下面的小官,从小官到吏员,从吏员到士子,再从士子到百姓。

  朝会结束时差不多是正午,经过一个下午的疯狂传播和发酵,登时整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官场。而由于京师聚集了五万举子,他们和这中枢的官员千丝万缕,消息一下经过这五万人的谈论,登时遍布全城。

  霎那之间,所有人几乎都在谈论之逆天般的土地国有化。上到内阁大学士,下到街边摆摊的小贩,议论纷纷,舆论汹涌。

  无数家有良田的举子,义愤填膺,觉得圣天子怎能如此巧取豪夺,全都叫嚣着要伏阙请命,扣响宫门,让皇帝撤销圣旨。

  这些都是在家乡中横行惯了的,经常仗着自己的举子身份,聚集起来,冲击官府,此时皇帝政策一旦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立刻就打算采取这种激烈的手段对抗。

  也幸好,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而这时也已宫禁封闭,隔绝内外,除了皇帝召见或者有重大的事情外,他们是绝对见不到皇帝。因此他们才罢休,只是纷纷摩拳擦掌,打算明早串联起来,伏阙扣宫,大闹一番。

  当然,也有精明的学子,只是暗暗猜测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今也只是出来了一个土地国有化的名字,具体怎么实施,背后有什么勾到,他们一概不知,此时闹腾起来,不明不白的,怕吃了亏都不知道。

  今夜,整个京师都汹涌纷纷,暗流四起,无数人在黑夜之下,四处走访,沟通串联,打算明天大闹一番。

  这些暗流,杨涟一点都不知道,不过用屁股猜也能猜到,此刻京师到底嘈杂成什么样子了。而想要平息这些,全都靠自己手中的文章了。

  想到这,杨涟下笔犹自快了几分,笔走龙蛇之间,一篇篇文章成型。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