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二章 致仕2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遑多让。陛下年纪虽轻,但深谙权谋之道,制衡之道,老臣没有什么好教陛下的了,只是,老臣最终还有一句谏言,希望陛下能听进去。”李汝华深深的看了祝游戏一样,咬牙说道。

  “爱卿请讲。”朱由校洗耳恭听。

  “对于商人,陛下可用,却不可依为臂助,商人逐利,没有忠诚之很怜悯,且陛下切记不可以商人之学治国。儒家虽然只是一张遮羞布,但正是因为有了这张布,我们才能称之为人,人间才有了公道和温情。”

  李汝华的一番话,登时让朱由校愣住了,他的话虽然有些不准确,但只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问题,他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纯粹的资本主义,就是一头野兽,野兽是不能放的。后世若不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出现和刺激,让资本主义不断的改善,怕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早就打响了。

  李汝华虽然看的没有这么远,但他以自己几十年的从政经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并以此告诫皇帝。

  “朕知道了,绝对不会让商人失控的,商人也不会成为帝国的主流。”朱由校诚恳郑重的点头。第三零二章致仕

  “如此,老臣放心了。”见皇帝听进了自己的劝谏,李汝华欣慰的一笑,然后又从怀中掏出一封奏折。

  “这是老臣一个晚辈后进于陛下一年新政以来的一点心得体会,他无缘面君,故托付老臣转交陛下,请陛下斧正。”说完,李汝华眨着浑浊的眼睛,有些无赖的一笑,直接走上几步,将奏折硬塞到朱由校的手中。

  “你个老不休的。”朱由校被他的动作搞得一愣,然后笑骂了一句。

  有些东西不需要说透的,就跟儒家是一层遮羞布一样,披了这层布,就会有温馨,扯开就是赤裸裸的血腥了。李汝华的举动,不过是为自己遗留下来的政治遗产找个接班人,这么多年官场混下来,他总有些故旧亲朋的,不期望这些人能走多高,但好歹要善始善终。

  而这时候临走前推荐一个人,无疑就是告诉皇帝,这是我以后的领头人了,希望陛下看在老臣操劳的份上,照顾一二。

  李汝华反正都是要死的人了,他是无所谓,只是笑呵呵的看着皇帝,翻开这本奏折。

  起头的名字,就让朱由校一愣——《论琉球,琉球国,日本的重要性》。再看作者,又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泉州洪承畴。

  标题和名字引起了朱由校的兴趣,让他饶有兴致的看了下去,越看,朱由校越是心惊,虽然通篇写的东西在他看来都和简单,但却是大明的投一份,整篇文章,就围绕着一个中心——海权展开,同时提及了日本、琉球、台湾这一第一岛链的作用。

  所说里面涉及的还很前线,但在这个时代有这个认识却十分难得了。

  “不错,真的很不错,首辅选的人不错。”朱由校忍不住出声赞叹。

  “呵呵,陛下说不错老臣就放心了,说实话,老臣是看不懂的,递上来的时候还怕陛下斥责老臣胡闹呢,不错就好,不错就好。”李汝华说着,眼中的光彩就慢慢暗淡下来,在没有刚才嬉笑的精神头。

  嘴巴中念叨着不错就好,他人就慢慢的往外走去。

  “刘若愚,代朕送送阁老。”朱由校看的不放心,忙让刘若愚跟了上去。

  “是。”刘若愚应了下,飞快的跟了上去。

  “洪承畴,有意思,既然你能走通李汝华的门路,给你个机会又如何。”朱由校摸索着下巴,一脸的高深莫测。

  洪承畴斜靠在车厢内,脑海中不停回放着李汝华回来后跟自己描述的场景,他虽然没有亲历,但依然可以想象的出皇帝诡异莫测的笑容。

  只是……

  “这个机会跟我去广州组建海关有什么关系呢?”他忍不住的苦苦思索。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