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二四章 干嘛不一人一个?_大明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二四章干嘛不一人一个?

  “怎么可能。”李长庚当即不相信的叫起来,“陛下和你秉烛夜谈一晚上,这是连皇后都承认的事情,怎么可能没说。既然没说这个,那说了些什么。”

  没办法,他是最急的,眼见着离科举没多少时间了,此刻连最终的方案都还没定下来,到时候临时出些改变的通知,到时候骂的还不是自己这个大宗师。

  他可是听说了,当初就因为科举的事,刘宗周在痛骂皇帝的,哪怕他功绩在他,也不能让这个老头闭嘴。皇帝身板大,扛得住,自己这身板可是扛不住的,今天说什么都要从徐光启嘴里撬出点东西来。

  “说了……..”徐光启张口结舌,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蹦出任何词来,“这个真不能说,陛下说了要保密,不过真的没有关于科举的。”

  “既然长庚你如此焦急,不如去封奏折问问陛下。”朱燮元有些看不过去了,说了两句,帮徐光启解围。

  “是啊,是啊,问问陛下就知道了,国家抡才大典,不是我们能轻易定夺的。”徐光启为了摆脱麻烦,真是脸啊林推卸,却没注意到其他人鄙夷的眼神。

  什么不是我们能够轻易定夺的,要是搁在前朝,还不是我们这帮子阁老说的算,让皇帝决定,皇帝会么?皇帝敢么?他不怕所有百官联合起来反对么?

  也就是当今天子,搞什么官吏合流,一体升官,很是提拔了不少小吏出身的官员,露出了威胁文人官僚的苗头,不然他敢动士绅文人的饭碗,他们就敢动他的位置。

  当然,动是有人动了,但是却没人成功,这也是为何中枢官员这么顾忌皇帝意见的原因,无他,对方有颠覆一切的力量,而之前的皇帝没有。

  “也罢,老夫就去封奏折问问吧。”见真的问不出什么来,李长庚只好气闷的答应。

  暂时解决了科举的问题,或者说是找到了解决科举问题的方向后,这个坎算是过去了,接下来就是内阁正常的日常工作了。

  各个要员分别就目前的工作进度进行说明,什么税收如何啊,店铺的统计啊,筑路的情况啊,警察的队伍建设和执行力啊,中南半岛那几个国家国界勘察的怎么样了啊,等等之类的事情。

  而根据各方面的工作,徐光启做出点评和新的安排,若是有困难的地方,由徐光启提出对策,几人商讨决定,最后形成文件,报备后就可以发出去了。

  “对了,有没有土改总督崔鸣吉的奏折?”会议结束后,徐光启突然问道。

  “不知道啊,问问通政使吧!”毕自严楞了下回道。

  还没分工前,他是负责奏折来往的,而等到各自分管后,他就不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了,而是将以前的通政司的牌子给树了起来,当然,地位没有以前高了,是什么九卿之一,现在只是三品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