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本宫好女色_卿悦君心(古言GL,H,百合1V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指不定顺势拿下南燕,令吐蕃王做南燕王,此乃上策;而次策,若太女不愿委身下嫁,王子亦可入赘为驸马,太女即位后,驸马便是皇夫,诞下的儿女便是大武的储君,更是吐蕃之孙,拿捏住幼帝即是掌握大武未来的权势。不论嫁娶,只要与太女结上姻亲,横竖都对吐蕃大大的裨益。

  是以,太女临及笄前,吐蕃掌握先机,第一家差礼官前去旁敲侧击,探听圣意,女帝则意兴阑珊,以太女年幼为由打发了。太女及笄那年,吐蕃第二次再去,便直言求娶太女,谁知女帝龙颜大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斥了使臣。

  使臣乃一国之君的代表,替王出使他国,通表王命。李延当庭喝斥吐蕃使臣,无异于直面怒斥吐蕃王,然吐蕃势小,仰仗大武援兵守疆,被武帝斥骂后更是小心翼翼,忙献上无数牛羊玉石、香料绫罗,阿谀奉承。

  吐蕃原以为是自家卑下,不能高攀太女,打听后其实不然。求娶太女的亦有北合、南燕的皇子。南燕与大武虽无正面交锋,但凭着南燕的行止,其或多或少生了几分仇怨,不与联姻当情有可原;而大武与北合一向有礼有来,若二者联手,拿下南燕轻而易举。

  天家皇女皇子的婚事,常作政治棋子,以与邦国联姻,扩势也好,攀亲也罢,何况太女。而宏图大志面前,武帝竟也推诿了,甚至未考虑过此番拒了北合,北合会否恼羞成怒反与南燕相交,一致将矛头转向大武。

  武帝如此行事,属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她似乎对太女的婚事格外抗拒,不愿太女与任何人结亲。北合尚且被拒,小小吐蕃只得消寂,静待时机。

  哪曾想,不足一年间,大武竟宣告天下,太女于正旦大婚。众国闻讯皆诧然,急问太女嫁了何人或招了何婿,大武的礼官且道:大公主非出嫁,亦不招驸马,是迎娶女妃。

  到了此时,众人才品味出武帝之妙。太女是大武未来的国君,断不可能要她嫁去北合做妃,否则便是将大武拱手送给北合;亦绝不能招南燕、北合任何一方皇子为婿,孙帝血脉若被挟,他日大武还能不能姓李?是以,令太女娶妃,不沾哪国亲好,亦不破叁家互相制衡的局面,大武朝仍是独自一家,独大一方。

  世人只知女男结合,却不想武帝另辟蹊径,大开女风,将欲通过与太女联姻的诸多虎狼之心从李奕身上转移了。然,此也不过缓兵之计,武帝纵是不让太女纳夫,女女毕竟不能生子,太女即位后,下一任储君必从其他公主与驸马的孩儿中选出。

  这下,武帝的孙儿们都有可能。其中二公主李珃今将及笄,若能与之联姻诞下子女,便是李家的皇长孙,亦是太孙的第一人选。

  这些诸侯列国打的什么算盘,旁人都看得出,李珃怎会不知。她容色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