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六章:您老当益壮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畴忽然打了个寒颤,望着远处喃喃自语:

  “皇上、社稷危矣…”

  ......

  他这一声呼唤化作北风,吹过了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门,又吹入紫禁城,绕过层层朱红殿宇,终是潜入乾清宫西暖阁。

  这时,看奏疏刚刚睡着的朱由校感觉浑身悬空,猝然苏醒,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朱由校倒吸口凉气,腾地从靠椅上坐起,捡起御案上那份奏报,旋即又掷于地上。

  这已是袁崇焕第三回扛命不遵了。

  现在他还只是个小小的兵备,要真如历史上那般,让他做了蓟辽督师,只怕下圣旨都没用了。

  朱由校冷笑几声,道:

  “魏忠贤!”

  话音落地,殿外传来一道应承,却见一个小老头颠颠进来,恭敬道:

  “皇爷醒了,奴婢在呢。”

  “洪承畴到宁远了吗,可有消息传回?”

  魏忠贤闻言,先是招手,从小太监手中接来一份地图,道:“几刻钟前的消息,洪承畴送来一份地图。”

  “奴婢见皇爷熟睡,不忍搅了皇爷的清梦,就没有…”

  “拿来给朕看!”不待他说完,朱由校道:

  “下回洪承畴的消息传来,无论朕在干什么,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报朕知道!”

  “奴婢遵旨。”

  朱由校铺开地图,洪承畴于其上标注的四十七所堡垒地点,一目了然。

  随即,冷笑一声。

  不用想就知道,这就是袁崇焕那鼎鼎大名的关、宁、锦防线,正是这个防线,拖垮了崇祯一朝的财政。

  扩军数十万,累年增饷数千万两白银,好吃好喝养着,最后却养出了一群只会守城的关宁兵。

  朱由校的目的,是在广柔、富庶的辽沈平原上,和后金进行拉锯,用大明的底蕴拖垮他们。

  而不是固步自封,放弃主动权。

  相比宁锦一带,辽沈虽然难守,但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朱由校和熊廷弼的观点一样,只要辽沈不丢,后金就永远是偏居一隅,每次大战,无论辽沈损失多少军民,大明都是稳赚不赔。

  只要辽沈还在大明手里,后金就不会和蒙古、朝鲜连成一片,再加上东江与登莱隔海相望,大明妥妥的能把后金拖死!

  洪承畴将这份地图传回来,显然是警告自己袁崇焕真正的目的,倒不是说他不忠。

  只是这所谓的宁锦防线,根本不可行。

  这个时候,朝廷百官也在为是否放弃辽沈争论,就需要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表露态度,一语决断了。

  自己只要表露态度,袁崇焕胆子再大,也不敢肆意妄为,擅自筑城这种事,估计他还做不出来!

  “召内阁首辅叶向高来暖阁见朕。”

  眼睛一转,朱由校想到了一个绝佳的人选,正是东林魁首叶向高,通过他把这个态度传出去,效果更佳。

  “是,皇爷。”

  魏忠贤也知道他和叶向高互相不对付,见了面就要掐,说完行了一礼,躬身先行退去。

  不多时,叶向高颤颤巍巍地来了。

  朱由校自然知道他这副样子是装的,不过还是微微一笑,命人赐坐,待他落座后才道:

  “数月不见,阁老老当益壮啊!”

  自己都这样了,这还老当益壮?

  叶向高心中叫苦,只好顺坡下驴,道:

  “陛下厚爱,老臣这副身子,还禁得住折腾。”

  “禁得住,您要是禁不住这点折腾,哪有资格做我大明朝的内阁首辅?”

  朱由校反唇相讥,面上却展颜微笑。

  叶向高听出话中之意,没有作声。

  这时,朱由校咳咳两声,道:“将这份地图交给阁老看看。”

  拿到地图,叶向高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眼珠乱转,少倾,猛然叩拜,道:

  “恭喜皇上!”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