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二章:名扬天下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见差不多了再用家丁冲阵,说起来后金的战法与之也相差不多。

  那些家丁个个都披着铁甲,用着最上乘的装备,战斗力极强,的确让蒙古骑兵吃尽了苦头,草原上一般的武装牧民根本打不过。

  但是问题就在这,同等级的士兵战斗力上,明军营兵不如蒙古武装牧民,而精锐的家丁,却又比不上察哈尔本部的铁骑。

  至于后金的八旗兵,连眼下蒙古的精锐骑兵都难在野战中取胜,别提那些明军了。

  贵英恰觉得,就算是明军中的家丁,最多也只能保持一段时间不会崩溃,想要在野战中面对建州骑兵取胜,太难了。

  不过他也听到眼下新即位的天启皇帝尚武,在京师实行军改,选三大营及京军精锐,整编为勇卫营。

  这支勇卫营贵英恰没接触过,但是据传,用的都是从西方购买来的火器,在西南亲征之役上,战绩也不错。

  看起来,这个天启皇帝,总算知道改变他们那重文轻武的臭毛病了。

  其实天启二年,不仅察哈尔这边,就连后金也对朱由校亲自组建的这个勇卫营,有些零星的讨论。

  威胁还谈不上,努尔哈赤是觉得有些好奇,倒是林丹巴图尔,现在寄希望于大明能站起来。

  这样他这个蒙古可汗,说话也就能硬气一些了。

  毕竟西南亲征大捷这个被《京报》和厂卫宣扬得太高调了,就是不想知道的,也全知道了。

  勇卫营的战绩可以用辉煌来形容,那份战后叙功的表格,记录着一批新晋武将的名字。

  什么陈策、张令,这些从前压根都没听说过的名字,全都跃然于上,能因战功而昭告天下的武将,没点真本领行吗?

  这些新晋武将,大部分都出身于天启皇帝的嫡系部队——勇卫营。

  就算不是的,也在此战中得到极高的皇恩,封妻荫子,鼎鼎大名昭告天下,这不忠心可能吗?

  每每想到此处,贵英恰就觉得背后汗毛直立,这位大明新皇帝的手段,实在是高明。

  见到大明的使臣进入汗帐,贵英恰也很快闭上了嘴,无论怎么样,天启皇帝派人来察哈尔,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个时候自己在去提入寇那茬,怕不是要坏事儿。

  来人一只脚迈入营帐,扫了一眼席地而坐的一众察哈尔部臣子,带着高傲的语调,道:

  “奉大明皇帝的旨意,来向蒙古国的察哈尔可汗献国书!”

  朱由校在离京南巡之前,让魏忠贤选个合适的人去当使臣,老魏选出来的不是别人,就是工部侍郎冯铨。

  魏忠贤明白,这次出使要说什么事,天启皇帝自己心里早就有数,所以派去的人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传达皇帝的这份意思。

  这个人不需要有自己对蒙古人的看法,就算是有,那也得搁在肚子里,不能表露出来。

  让那些东林党去,很可能这次和谈会盟,就变成互相争论的骂战了。

  察哈尔诸部入寇过好多次,不知多少百姓死于其手,这笔账不能不算,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却是不能现在就算。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相比于每年入冬被迫下来打草谷的蒙古人而言,明显女真才是心腹大患、华夏公敌。

  等收拾了建奴,察哈尔还算个球?

  冯铨深知此理,亦知此回会盟,乃是于日后仕途上的一块垫脚之功,要是办好了。

  飞黄腾达,不在话下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