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天启元年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内没有声音传出来,魏忠贤起身借上前半步,发现朱由校手中正拿着一份奏疏,便悄悄近前,低声道:

  “皇上,内廷都布置好了。”

  “是忠贤来了,来来来,坐在朕旁边。”朱由校左手拿着题本,右手向前面招呼着。

  “奴婢不敢。”魏忠贤嘿嘿一笑,站在原地没动。

  “朕让你坐你就坐着。”朱由校话刚说完,乾清宫外,便是传来一阵庄重的钟声。

  无论正在宫内到处张灯结彩布置的宫娥、太监,还是北京城内翘首以盼的百姓都是愣了一下。

  听到这些钟声,朱由校心里也是叹了口气。

  从现在开始,万历朝已经彻底成为历史,崭新的天启元年,来了。

  这是属于自己的时代,大明究竟会不会在自己的手上,走向和历史上不一样的轨迹?

  听见钟声,魏忠贤心里觉着不能再推辞了,半推半就坐在朱由校旁边的侧卧上,但只是挨着半边儿屁股。

  “皇上在看什么呢?”

  听到这话,朱由校将奏疏交给魏忠贤,冷哼一声:“就算是在元日,这帮人也不能让朕舒服了。”

  “内阁和六部廷推叶向高、韩鑛和刘一燝三人为新首辅,朕不知道怎么办了,想听听你的想法。”

  魏忠贤闻言,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朱由校话中的不知道怎么办,直接让他忽略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所以皇帝的话有时候要反着听,如今询问自己的意见,基本是心中已经有了结论。

  的确,朱由校心里确实已经知道该让谁做这个内阁首辅了。

  内阁与六部廷推三人为首辅,三个都是东林党,明面上看,选谁都一样。

  不过稍微深去分析一下,这三个东林党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大有利用的空间存在。

  前面两人,叶向高和韩爌,一个是如今东林魁首,另一个是东林元老。

  至于第三个,刘一燝,那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东林君子”,他上来对朱由校完全没有好处,可以直接放弃。

  经过反复考虑,朱由校觉得目前情况下,最适合当首辅的就一个人,韩爌。

  首先因为这位是山西人,不属铁杆东林党。

  其二,韩爌在东林党中的地位仅居魁首叶向高之后,威望很高,说话有分量,别人也肯听。

  其三,韩爌性格耿直,只要是他认准了的理儿,他就会坚持到底,无论这是不是其余东林众人所想要的结果。

  人选已定,但目前舆论状态还是东林党掌握,叶向高的呼声比韩爌要高太多。

  叶向高上位之前,怕是连韩爌自己都没想过要争这个首辅。

  所以按自己的意思抬起韩爌之前,叶向高是必须要让他占一下位子的,不然东林党那边儿过不去。

  “奴婢觉得,眼下不让叶向高出面安抚,这个局面只怕不好收拾。”魏忠贤想了半晌才说道:

  “皇爷,朝廷才刚在东南颁行了新政,许显纯的督办司那边传话回来,说是京杭一带商人们闹的厉害,北镇抚司的校尉都死了好几个,还是让叶向高出面吧。”

  归根结底,他的想法也是先把叶向高这老头子弄出来,堵住东林党的嘴,然后万事好商量。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他现在还在家中赋闲吧?你去派人告诉他,就说朕起复他为内阁首辅。”

  “奴婢遵旨!”魏忠贤喊了一声,就赶紧退了出去。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