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八章:督师人选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久经善战的九边和辽军精锐,中原兵马朱由校一概信不过,连天启二年南巡建立的江南大营也一样。

  这种仗,必须要统领精锐出关!

  虽然江南大营有黄得功编训,但是毕竟没怎么经历阵战,这种时候直接派出去,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

  一部分崩溃导致全面崩盘这种事,西南之战朱由校有过亲身经历。

  往近了说,林丹汗今年入寇也是因为张万邦击溃了都隆僧格的土默特部,溃兵冲散了察哈尔的蒙古战阵,这才导致失败。

  这也是女真八旗现在为什么这么难打,因为你很难直接打到八旗辫子兵一部分彻底崩溃。

  久在辽东驻守的将领都知道,这些建奴一个个疯狂得很,不到最后一个人倒下,一直都有你这边先崩溃的可能存在。

  除了朱燮元,第二个是在京为官多年的现任兵部侍郎王洽。

  此人是在京官员中呼声比较高的一位,正是他最先提出分化瓦解西虏,逐一击破的战略。

  从这点来看,此人的兵事素养着实不低。

  但朱由校犹豫的点也有,王洽虽然在地方剿匪和任职时政绩十分突出,来到兵部,也常有远见卓识,但却并没有指挥大战的经验。

  目前唯一有这种统领几十万人出关作战经验的,只有山陕总督朱燮元,西南大捷、辽东大捷,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内阁推荐的第三个人是孙传庭,就连朱由校都没想到会是他…

  孙传庭说实话,从发迹到现在,虽然有朱由校的刻意栽培,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

  剿匪和在山海关任兵备虽然政绩卓越,但并不能证明他具有指挥这种大规模会战的能力。

  内阁举荐孙传庭挂帅,也是承担了很大压力。

  现在的内阁班子是围绕魏广微搭建的,魏广微就是铁杆帝党,早有人看出来朱由校在刻意培养孙传庭。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内阁还是力排众议,将孙传庭推到了第三个人选上。

  山陕总督朱燮元。

  兵部侍郎王洽。

  山海关兵备孙传庭…

  看着这三个人选,朱由校心中实在纠结,山陕一带的整顿行动已经进入到关键期,能不能在明年底以前进入第二步清查卫所田亩,全靠这几个月。

  这时候叫朱燮元出去,会前功尽弃,朱燮元这个人才不能一直耗在山陕,还有其它地方用的着他。

  至于王洽和孙传庭,唉…难啊!

  ......

  时间进入天启四年七月,大暑之时。

  关内形势突变,最先得到消息的不是林丹巴图尔,却是已在赫图阿拉卧床数月的努尔哈赤。

  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但却足以令努尔哈赤焕发第二春。

  根据边关隐藏多年的女真族人密报,近日明朝和西虏蒙古方向,也就是察哈尔部的动向都有些奇怪。

  首先,林丹巴图尔突然间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在其早年兴建的都城察汉浩特周围召集了大量的蒙古部落,天天都在商讨着什么对策。

  随着日期的推移,前来会盟的漠南蒙古部落还在增加!

  至于关内的大明,消息来的比察哈尔还快还多。

  要知道,黄台吉在和毛文龙多年的交手中,早学会安插密探这一招了,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是第一个知道。

  最近这段时间,关内蓟州、保定、山东及大同、密云一带的明军都有大动作,如果猜测不假,应该是在南来北往的调动。

  如此大的规模,绝对不是天启皇帝一时脑抽搞什么南北换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关内和西虏一定是有什么瓜葛没谈拢,导致双方撕破脸破、断盟毁约,兵戎相见!

  努尔哈赤自从接到这个消息,心情就好起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