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散尽家财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做的都是私事。

  山陕总督朱燮元之所以不能率军出关,就是因为他在整顿山陕卫所军备的时候发现了这些情况。

  眼下,朱燮元正在那里和本地的军将们还有豪强掰手腕。

  这些崔呈秀都知道,可他却没有放在心上,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更完全没料到现下大明官军的腐败竟到了这种地步。

  王洽话中“无兵可调”的意思他当然明白,满朝文武没人是傻子!

  这话里的意思,是大明朝如今能拉出去作战的,只有九边边军及勇卫营等几支精锐。

  一旦以后在外地用兵的时候,边军及勇卫营被牵制住,中原其它地方的官军是不足以担当大任的。

  因为就连兵部,现在也不知道各地真实的兵额情况到底是怎么样,谁放心出了事派这样的官兵出去征剿。

  一旦失败一次,官军的疲态被贼匪发现,那就成了无底洞!

  大殿上沉默许久,朱由校从思绪回过神来,当即将奏疏摔到了阶下,斥道:“崔呈秀——!这些年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这些事情,为什么不早报给朕!”

  崔呈秀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想对策,他入朝为官多年,三方大势已经了然于心,虽不擅兵事,却自有其所长。

  要是没有这点灵活应变的本事,他也不至于能在朝堂上站到这么久。

  他连忙趋步上前,奏道:

  “陛下,这些都是臣的罪过,臣先前请辞也是因这些祸端未能及时处置,给朝廷带来不便。”

  “臣这就回去变卖家财,该能得银八十万两,现在西翼紧张,可以全部用给军费!”

  “如此一来,不必挪用陛下内帑,就凑足了一月北征大军的兵马粮饷,就连蓟州新军的兵器甲仗也都差不多了。”

  朱由校听了,脸上神情一变。

  见到皇帝神态有变,崔呈秀生怕反悔似的,紧接着喊道:

  “陛下,只要能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戴罪立功,臣就算是倾尽了全部身家,又算的了什么呀!”

  说完,崔呈秀俯首在地,引得众臣议论纷纷。

  这八十万两,的确是他的全部身家,做官这么多年,的确是贪了不少,但基本上大头都是魏忠贤和皇帝拿了去。

  现在攒下这点银子,本打算在今年回乡置办田产,却没想到飞来横祸,不得不散财避祸了!

  崔呈秀之前想了很久,现在最直接的只有这么一种办法,要是不出大血,给皇帝表明态度,那可就完了。

  如果心疼这么点银子,又拿不出什么能实际解决的办法,连户部尚书也没得做,失去了皇帝的信任,只会死的更惨。

  家财没了还可以再贪,皇帝的信任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朱由校有较事府,崔呈秀这种人自然得查,心里早就知道,他的全部家产也不超过一百万两。

  这八十万两不知道能不能顶前线一个月的粮饷,不过这起码是个态度。

  起码来说,崔呈秀反应如此之快,就拿出了几乎全部家产应急,这不比后世那帮崇祯皇帝拉下面子去求,都还一毛不拔的东林群贤强多了?

  想到这里,朱由校神色略微缓和了一些。

  的确啊,崔呈秀提出的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从其它地方挪用银款,拆了东墙补西墙,迟早有崩的一天。

  要是孙传庭因此受到影响,复制出来一个柿园之役,最终受到威胁的还是自己,甚至是整个的大明江山。

  “诸卿以为如何?”

  闻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言论纷纷,最后却是没人再说些什么。

  现在崔呈秀这八十万两拿出来,起码有了出银子的地方,兵部和户部也都没话说了。

  现在朱由校毕竟威严和四年前不同,兵部和户部都不吭声了,都察院那帮言官,自然不敢直接顶撞圣意。

  眼看着,这次朝会的基调就要定了下去。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