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一章 :常氏留一脉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净净,就跟从未存在过这个世界上一样。

  一同被封的,还有南常在山西境内的全部产业,三百余家米铺,十余处庄园,以及还没有结算清楚的田宅…

  除了固定产业和现银,直接被督办司清缴到手的堆积粮米,少说也要有数百万石。

  只一个常氏,河套一战半年的军费就回来一半,连陕西赈灾的粮食也都有着落了。

  现在陕西旱灾规模还不大,这些粮食用不完还能在地方粮仓存上一些,以备未雨绸缪。

  当太原总督办将这个消息以密奏的方式上呈天听时,朱由校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朱由校自然明白,他们这两个能这么听话,一到就处置了榆次常氏,其实是在向自己表忠心。

  查办常氏的过程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见抵抗,全是因为许为京演的好。

  常万己直到看见督办司的锦衣卫冲进卧房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因为什么被抓的。

  也就是说,常万己一直都还以为这只是许为京因为贪财而小题大做。

  却没想到,这是朱由校一手策划,要抄他的家。

  说起来,许为京真是装的贪财吗?

  较事府早有密报,这货进内阁这一年,从山西商人和官员手里收的贿,就有三百多万两,这还没算出去办事拿的分成。

  当然了,朱由校能容忍他们的原因只有一个,因为自己赚的,永远比他贪的要多得多。

  这也不是说貌似忠厚的胡士广就比他强,这两个人一丘之貉。

  之所以当初能进内阁,是因为他们察言观色的本事和能力一样强,肯办事,而且一旦知道可以拿好处,办事不仅靠谱而且得力。

  见多了那些言论绉绉,实干却一塌糊涂的东林群贤,现在朱由校比较喜欢有“缺点”的。

  贪财、好色、恋权,有缺点暴露出来才好控制。

  “爷,常氏分两支,这次办的是榆次常氏,张家口的常氏要不要一起…”魏忠贤说道。

  朱由校想了想,道:

  “不必,给常氏留一脉。”

  魏忠贤没想到会是这样,仔细看了一眼皇帝平淡的神情,便就躬身退下了。

  朱由校身后的桌上,就摆着较事府关于张家口常氏的密报。

  相比榆次常氏大发国难财的发家手法,张家口的常氏,才像是个真正的商人。

  嘉靖年间,常福去张家口经商,出发时就已经与榆次一脉断绝关系,而且不带分文。

  因一路为人占卦算命,赚取吃饭住店钱,得以成行。

  常福后来有三个儿子,第三子常万达以经商见长,便是如今张家口常氏的家主。

  正是因为常万达的从商才能,张家口常氏才在万历年间开始慢慢发迹。

  常万达少年聪慧,随父到张家口经商,十年如一日,生活俭仆,为人处事诚恳守信。

  在他的带领下,张家口常氏一脉摒弃了榆次主家赖以发家的粮米生意,从布铺开始,主营布匹生意。

  后来白布走俏,获得厚利,得以发家。

  常万达手法极端,用所得利润大开分铺,又兼营茶叶、杂货,至今已外销蒙古等地。

  如今张家口常氏已经积累数十年的商业口碑,常万达设立的大德玉商号,在京畿一带都十分闻名。

  对于这样的商人,朱由校不仅不打算动手,甚至还有将其发展为皇商的想法。

  常万达是个能耐人,应该明白个中利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