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三章:合围萨尔浒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大为哗然,议论纷纷,代善更是眼前一黑,双腿如踩在棉花上一般,险些晕倒。

  如果是平时,皇太极是一定要趁此机会斩了岳托,好将镶红旗握在手上,可是现在不行。

  代善毕竟威严极高,也有众多追随者,贸然处置,怕会适得其反,逼代善与破罐破摔,与自己为敌。

  想了想,他说道:

  “此次岳托擅自进兵,不只是他自己的过失,也有你们这些镶红旗的额真不闻不问的原因。”

  “本汗看,镶红旗诸领兵额真削功去职,以两黄旗贝勒代领之,至于说旗主岳托,姑且将功折罪!”

  “战情事大,此次免岳托一死,只削其功,收回牛录,诸位看如何?”

  众人闻言,纷纷放心,同声高喊:“大汗仁厚!”

  代善也是松了口气,也是自此起,他再没什么心思去与皇太极对抗了,至于说岳托,后悔也来不及了。

  皇太极这次,不仅名正言顺的收回了镶红旗的兵权,严重削弱了代善一派的势力,最主要的是,他还落了个仁厚待人的好名声。

  如果不是现在正值大明反攻,这将是他崛起的开始。

  可惜,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沈阳、辽阳一线,由于守卫几乎都是卫所军队,后金兵势如破竹,处置岳托后,下一步便是抚顺。

  现在的抚顺,有太原总兵高业负责守卫。

  高业是有点东西的,其部下贺人龙,虽然说有的时候贪生怕死,但逼得急了,疯起来也是能引起重视。

  就在皇太极志得意满,商量如何先取抚顺,佯攻沈阳,再直捣辽阳时,一名来自萨尔浒新城的哨骑闯了进来。

  三月的辽东,时暖时寒。

  正是由于这种天气,在前半年,朝廷为出关边军赶制了四十万套的棉衣和棉被,以供御寒。

  大战开始的头几天,似乎并没有关内卫所军意料之中的彻骨寒意,南风吹来,暖风拂面,让人颇为舒服。

  许多的卫军,就连下发的棉衣也不穿了。

  然而,忽然一夜北风袭来,吹散了暖洋洋的南风,天气在一夜之间骤然寒冷,呼啸的寒风夹杂着雨雪,铺天盖地。

  天气的骤然变化,使得防备不及时的卫所军中爆发了风寒。

  一营明军,十有八九在这个时候染上了风寒,一传二,二传四,风寒很快在明军中蔓延。

  本就无力与金兵作战的卫所军,在风寒爆发后,更加是兵败如山倒,好几路都呈现出如同当年萨尔浒一战的颓势。

  直到这个时候,熊廷弼将卫所军和边军分开布置的战策,方才显现出其的威力。

  就在皇太极志得意满,布置大军压迫抚顺之时,一支足有十万人之众的明军,在一夜之间出现在了萨尔浒新城的城外。

  熊廷弼以战力稍强的山西、山东卫所军负责守城,而令军备废弛多年的湖广、河南、云南官军分八路从辽阳出征。

  他定下的战策,是边军在北,卫军在南,适时合围赫图阿拉。

  然而,自从开战到现在已经半月之久,边军未见踪影,卫军被金兵打得抱头鼠窜,别说向赫图阿拉进兵了,就连沈阳和辽阳,也快朝不保夕。

  熊廷弼可亏是沉得住气,直等到皇太极打到抚顺,沈阳接连告急,才是率领蛰伏半月的边军主力突然出现,直奔赫图阿拉。

  但还是出现了个变数,便是多尔衮和多铎两兄弟统领两白旗守备的萨尔浒新城。

  熊廷弼本来打算直接突袭掉老寨,当他看见阻挡在过河必经之处,仿佛是一夜之间升起的堡垒,也是吃了一惊。

  吃惊的不仅是他,还有看见外面好像是神兵天降一般的明军主力的多尔衮和多铎。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