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468章重要的交易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纠正。技术性官职结果让文职类的官员担任了,而大多数人黄金学习时间都是在青少年,只有极少的,自律性很强的人才会保持学习的态度一直持续终身,大多数的人都是当上了一官半职之后就开始松懈的。

  所以这些文职类的官员,碰上了技术性的问题的时候,又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无能,害怕办事的百姓嘲笑自己不懂,踢皮球,拖延,推诿,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瞎改瞎搞,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毕竟只要自己手头上还在做着一些事情,就不会显得呆萌蠢笨,即便是那些事情没有什么鸟用。

  因此,斐潜是不会直接给大汉商会下达什么直接供货给史博利斯的命令的,这几乎就是在后世斐潜非常厌恶的一件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且大汉商会要在不断的磨合当中学会利用经济进行战斗,必要的限制,甚至是制裁,都有可能在后续的时间内出现,若是有人随意下命令,妨碍大汉商会学习成长的能力,岂不是又是开倒车,或是叫做自废武功?

  经济制裁,这似乎是后世米国玩弄的高端武器,但是实际上在大汉期间,就已经玩得很利索了,早在吕后执政时,就对南越挥舞过贸易大棒,禁止关市向南越国出口铁器、母马。南越王赵佗被卡脖子卡得难受,一怒之下与汉朝开战,双方断断续续打了几年,直到汉文帝上位才休战。

  在此之后,为了对付匈奴,关禁律令陆续出台,首先是『胡市吏、民不得持兵器及铁出关』,同时粮食、弓弩和马匹也在禁绝之列。

  虽然有走私的商队铤而走险,但是其数量基本上来说就是杯水车薪一般,光靠走私根本满足不了匈奴的需求,以至于匈奴被迫只能通过西域三十六国那边获取,从而使得丝绸之路彻底成型。

  也是在这个时候,大汉开始在西域诸国之中确立起了自己强势的地位,一旦对大汉有所不敬,生意就立刻到头了。这或许也是当时大汉使节能够在西域三十六国之中硬气的缘由。

  尤其是让西域,包括西域往西的安息大秦等国无奈的是,因为秦汉的大一统,使得华夏内部的物资得以很好的流通,简单来说就是各个郡县的相互补充,互通有无,在某些层面上来讲,真的是地大物博,并不需要国外的某些物资,只有汉朝卡旁人的脖子,旁人休想要卡汉朝的脖子……

  什么?

  香料?

  谷鮄/span是的,在某些东西上面,比如蒲桃、胡麻、香料、玉石等等,依旧是西域特产,可问题是这些大部分西域特产并不会直接影响普通华夏百姓的民生,对于一般华夏百姓来说,即便是没有这些西域物品,也不会对于自己生活有什么影响。

  更何况大汉除了从西域获取这些东西之外,还可以从交趾一带获取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