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784章子臧无名见宗族,斐蓁功过再改版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泾水和渭水。

  在泾渭边界上,斐潜带着斐蓁正在看着两条河水汩汩的汇集在一起,然后不分泾渭的往前奔流。

  『看到了么?』斐潜指着泾渭之间的分界线问道。

  斐蓁看着,点着头,『看到了!』

  虽然他不是很清楚为什么他父亲会在看到了他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功过之论后,便是带着他来到了这里,但是这并不妨碍斐蓁快乐的就像是被放出笼子的二哈一样,嘻嘻哈哈兴高采烈。

  然后这个简单的快乐,就在泾渭身上,成为了明显的分界线……

  『那么……为什么?』斐潜澹澹的问道。

  『啊,哈?』斐蓁瞪圆了眼,长大了嘴,『什么为什么?』

  斐潜呵呵笑笑,『诗有云,「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请问在上古之时,这是泾渭之水,何清何浊?』

  斐蓁伸着脑袋又看了看泾渭之水,『当然是泾水浑浊啦!』

  斐潜摇了摇头,『这是当下……我问的是上古之时。上古之时,你我皆无,就连大汉也毫无踪迹,是炎黄初始的时候……这泾水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

  『这泾水……上古之时……』斐蓁眼珠子转悠了两下,『应该是清澈的……嗯,因为如果一样都是浑浊的,父亲大人你就不会这么问了……』

  斐潜微微一愣,旋即哈哈笑了笑,『这倒也没有错……但是这泾渭分明么,实际上决定泾渭清澈与否的,并不是泾渭水本身……』

  如果一切都只是按照泾渭自己来确定水质的话,那么泾河是清的,渭水是浊的。

  泾水是渭水的最长支流,从西北往东南穿行于黄土高原,在关中平原中部汇入渭水。泾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夏季时,渭河上游流域更早进入雨季,其流量增加带来的泥沙增加,所以泾河清渭河浊。当泾河上游流域也进入雨季,两河皆浊,不过渭河上游降水量更大,泥沙也多,水也更浊。冬季时,两河均进入枯水期,泾河地质年代久远,河床下切至基岩,河流流经时卷起的底质少,仍然是泾河清渭河浊。

  可是在汉代,就变得不一样了。

  《汉书》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

  此时已经是泾河浊,渭水清了。

  『水浑水清,乃泥沙多寡而已。』斐潜对斐蓁说道:『上古之时,水草植被,未被牛羊等坏,故而泾水清于渭水。而今之泾水浑浊,便是泾水上游之处,水土不固,流于川中,故显浑浊……』

  泾水浑浊的原因,自然就是水土流失,而水土流失则是因为大量的畜牧透支了泾水上游的植被。

  在汉文帝中期,匈奴从河套地区攻入北地郡,连破萧关,震动关中。随后匈奴兵分两路,一路沿巍峨的六盘山、陇山南下,攻克回中宫,放火烧毁。第二路在泾河上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