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问题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韩纯彦苦笑道:“王公在郓州的德政已然听说,但是解决八百人的问题,和解决四路的问题,中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黄河两次改道,四路民生凋敝,纯彦作为北方人,满目疮痍,心中也是怆然。”

  “如今的河北,其实是地多于人,说是兼并,倒不如说是大户周济着亲族。”

  “以韩家来说,除了亲族,族中的佃户,大约有三百来家,这些佃户家中可谓赤贫,每年的种子,耕牛,农具,都是从韩家族中周济,而韩家收租,不过两成,是河北最低的。”

  “就这样,年成还有丰有欠,三年之中,必定有一年收不上来,不光是韩家租子收不上来,就连朝廷的租赋也收不上来。”

  “因为我父亲的声名,别人能欠了朝廷租赋,韩家庄子不能,因此韩家虽然占地千顷,三年不过一年之得,要周济全族,少保明于数算,可以知道数量。”

  “家父见背,没了丞相的俸禄,要支撑这个家族,大兄头发都愁白了不少。”

  “先父对青苗法如此抵制的原因,就是朝廷贷钱给赤贫农户后,农户并不能够将之用于生产,变为实利。”

  “仅得一年之饱,或偿往年之债,之后便永远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

  “熙宁七年,郑侠上流民图,难道尽是天灾,没有人祸?”

  “若非王相公废常平,设市易,改发运,将救灾常备粮当做赚钱的营生,河北至少救灾的粮食总拿得出来吧?何至于救济不及,流民千里?”

  “漕运亏耗极大,便改易发运,发运司低粜高卖,其目的不是为了备荒,却是为了渔利!”

  “灾年之中,更是他们大赚特赚的好时节,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一心扑在倒卖粮食赚钱上。”

  “有利之时,甚至正常的常平粮都敢争夺;无利之时,仓中满是粮食,却一斗也不放出来。”

  “河北殷实之家,当然要先顾自身,兼并田土,建立私仓,抬高租比,这些都是河北大地上常用的手段,以至于小民被煎迫流离,沦为盗匪。”

  “家君忝为劝农使,每每痛心疾首,但是又能如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