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5 井然有序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一直惦记着老家,所以中都凤阳也是有着国子监。

  现在中都的国子监没什么好说的了,应天府的国子监才是大明朝的最高学府。而现在国子监也不会完全给搬迁到北平府,只不过也有一大部分人也都需要迁往北平了。

  以后的学子们也算是有些福气了,可以稍微的‘就近入学’,北平府和应天府都有国子监。

  只是北平府的国子监必然是越来越重要,一些重要官员的子弟,包括武勋人家的子弟,很有可能也就是入读北平的国子监。而应天府这个文华之地,当然也不能不在乎。

  陪都那也是‘都城’,这里还是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也是需要重视的。

  一切看起来都是这么理所当然,国子监和翰林院成为了迁往北平的两大机构。也别说这两个机构不重要,任何的朝廷机构都是有着他们的特殊地位。现在这两个机构跟着迁往北平府,这也就是前哨站而已,接下来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搬迁了。

  迁都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耽搁的,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事情。

  朱允煐也觉得比较满意,虽然看起来稍微有点阻力,不过也比想象中的要小一些。

  看起来文武百官还算清醒,他们知道在一些大势方面,他们也确实阻挡不了,他们也算是认清楚了现实。面对大权在握的强势皇帝,这个时候还是不要以卵击石了。

  毕竟迁都这个时候,英示皇帝似乎也是占据着大义。这也是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制定的国策,英示皇帝现在也就是在进一步的完善洪武皇帝制定的政策而已。

  再久远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洪武皇帝对于应天府作为都城的不满,应天府为都城也只是权宜之计。这件事情很早之前就有了定论,很早之前北平府建都了,就算是让人知晓了最终的结果。

  洪武皇帝在位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到现在也十多年了,自然也就意味着这些事情确实没必要继续犟,大家也确实知道这样的事情真的阻挡不了。

  所以这个时候也就需要聪明一点,在明知道无法阻挡的时候,也就不要螳臂当车了。

  最多也就是小小的发泄一下情绪而已,最多也就是稍微的添一点乱而已,真的没办法影响到大势,自然也就意味着很多的事情也就接受吧。

  对于文武百官们来说,他们都知道这些事情没办法阻止,那么也只能接受。而对于很多的宗室女眷来说,这个时候也就是要哭诉一番了。

  很多的朝廷大事对于她们来说也是比较远的,她们看起来也不需要特别敏感。

  在这些宗室女眷看来,北平府到底是苦寒之地,哪里有江南富庶。更何况宗室虽然身份特殊,可是应天府到底也是陪都啊,宗室在这里安置也不是不能接受。

  这要是一哭二闹的,说不定就让皇帝改变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