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新论文_我的植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片和实验数据。

  在廖明初的办公室,杨舟正接受廖院长的详细指导。

  比如,某个观点,被质疑应该如何回应,要怎么获得大家的认同,让大家也投入基因代码学研究中来。

  只要大家都研究基因代码学,杨舟这开宗立派的头衔就占下来了。

  “院长放心吧,我已经准备好了,不怕被人质疑,最近写基因代码学书籍时,我还整理了一篇论文,这次可以在讨论会上给大家看看,到时候再投递给期刊。”杨舟从书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说道。

  学术论文只要在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公布,就占据先发优势了。

  比如正处于学术竞争当中,一方落后来不及发表期刊,可以参加全球知名的学术论坛,在论坛上宣布自己的研究和在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效果是一样的。

  当然,这个论坛的规模一定大才行,现在清北大学举办的论坛,就有足够的影响力。

  廖明初听见有新论文,顿时有点头大,他有些埋怨道:“你怎么不早说,之前准备的都是《自然》上的那篇论文,现在拿出新的论文,要赶紧安排人去打印,而且你确定这篇论文没问题吗?如果被当场抓出错漏,现场有媒体记者,到时候可就要丢脸了。”

  “呵呵,没有实验仪器给他们验证,我写的什么,对他们而言,就是一本天书,他们拿什么质疑我呢?”杨舟笑道。

  廖明初翻了翻杨舟写的新论文,标题《胡萝卜、杂交水稻基因代码内在关联与基因代码学基础研究》,里面的内容更是充斥着大量atggccatctacaagcagtcacagcacatgacggaggttgtgaggcgctgcccccaccatgagcgctgctcagatagcga。

  前些天,博士后们搜集的数据,还有以前杨舟实验得到的数据,都用在了这篇论文里。

  看了几眼,廖明初就感觉眼花了。

  基因代码肉眼根本看不懂。

  这不用计算机计算排除,压根看不出什么东西,最多研究一下论文里的基本逻辑。

  看完后,廖明初想了一会儿才点头道:“行,那就用你这个吧,我这个生物学家,也看不懂你研究的东西了,这基因代码门槛还真有点高啊!”

  廖明初算是华国顶级生物学家,比起国外一些大牛也不差,他都看不懂,其他人估计也一样。

  这种情况下,反而让廖明初有点欣喜。

  本来打听到的消息,是张丰准备质疑杨舟上一篇论文,现在杨舟拿出新论文讨论,那其他人还怎么质疑。

  “干得不错,你们年轻人思路就是开阔呀,哈哈哈,我去让人打印文件去了。”廖明初拍了拍杨舟的肩膀,笑着离开。

  两人的谈话,其实一直在被纪录片拍摄。

  自从大半个月前,杨舟在酒店房间外的大部分生活,都被记录下来,最后汪冰冰每天挑选一些素材剪辑发到自己视频账户下,剩下的素材整理存档,等合适的时间,就剪辑成纪录片。

  杨舟参加这次基因代码学术讨论会,是纪录片中的重点,汪冰冰早就呼叫其他同事,提前在学校大礼堂布置。

  和平时单机位不同,这次会有好几个机位。

  她还是第一次指挥这么大的场面。

  “杨舟,你今天很自信呀,能应对过来吗?”汪冰冰问道。

  “放心吧,你不是全程拍摄了吗,咱们的种子发芽了。”杨舟笑眯眯的说道。

  汪冰冰翻了个白眼,她是学文科毕业的,这些天虽然全程跟拍,可是根本看不懂好吧。

  还想说几句,唐悦已经在外面喊道:“杨舟,校长要见你。”

  会议下午才正式开始,总共四个小时,结束后学校安排自助餐晚宴,这一天杨舟感觉所有人都在忙碌、担忧、紧张,就他依旧比较淡定。

  死亡都每天要面对,这个世界上还怕什么呢。

  估计校长心里也没底,想提前安安心吧,杨舟回应一声,带着拍摄组赶往校长办公室。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