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2章 腰子与男人们与即将播出的节目_这个明星有点冷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几句诗其实还挺幽默的,单从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就是,我一天天的这么辛苦,怎么到头来种的地杂草比豆苗还多?

  作者心无挂碍,悠然自得的心情一下子就跃然纸上。

  而如果真要较真的话,陶渊明大概率是不怎么会种地的,多半只是玩票的性质,毕竟家里总归是有家底的,怎么都饿不死。

  否则真用这种悠闲的心态去种地,全家老小早就没了

  当然,很多文学作品,其实不能一味的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

  真要较真的话,其实你大可以说文学无用,毕竟它确实在表面上对现实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人类终究还是不能失去文学的。

  即便身处再艰苦的现实,我们也总需要有一定的精神世界来我们编织出一种梦境,从而暂时远离现实的苦楚,文学的意义有时候或许就在于此。

  另外说真的,尽管叶澈也希望有跟五柳先生一样的心境,但是,腰疼啊!

  或者说浑身上下都挺疼的,不过腰疼的特别明显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这确实就是叶澈这两天生活的真实写照,虽说不至于一天干到晚,但是停停歇歇,再站起来继续工作,这么几个来回,一整天还真就这么晃荡过去了。

  因为要种的地不算多,所以叶澈干起活来真的很细致,力求每一部分都做到最好,但就是这种细致,可把身体素质确实就那样的叶澈给折磨了个不轻

  不过还好,忙活了两三天,这草总算是拔完了,接下来就是准备翻翻地,杀杀菌,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一项项步骤,等播种完毕,叶澈多少就闲下来了一些,接着就可以搞搞支线任务。

  不过那份悠闲都是之后的事,现在的话,在昏暗的天色下,叶澈一手拿着自己的那些小工具,一手扶着腰,然后艰难的往住的地方走去

  弯腰,这算是叶澈一天当中做过的最多的动作,钢板来来回回弯曲估计早就断了,也就是血肉之躯,经得起这么折腾。

  有时候叶澈还真在想,古代的那些农民,究竟是靠着什么才能那么顽强的生活下去

  抛开这个先不谈,可能确实是时间不早了的缘故,田间的人们一个接一个的下地,不远处炊烟袅袅,当这些炊烟升起来的时候吗,田间干活的这些中老年人自然就知道差不多该回去吃饭了。

  手机、手表之类的显示时间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只有那道道炊烟或者家里人的喊声才是最好的显示时间的方式。

  昏暗的天色下,这个村子里的中年人以及那些老年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然后朝家里走去,聊得事情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一些田间里的事以及各种生活上的琐事,不过很显然,可能是因为村子里出现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