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1章 咱们再商量个大宪章吧!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

  朱慈烺的目光从自己的孙女玛丽亚.特蕾莎身上挪开,然后从这群远支宗王身上一个个扫过去......都是晚辈后生,好像没有谁是参加过大明中兴之役的。

  就在朱慈烺有点失望的时候,忽然看见一白发老儿,于是就对身边的侍卫道:“去把那个老头儿叫过来......就那个摇摇晃晃好像没睡醒的!”

  身边的侍卫得了旨意,立马就去把那个老头子宗王请到了皇极门下的汉白玉平台上。

  老头子到了地方,又是大礼参拜:“臣巨港国,廖内侯朱企锐恭请大明皇帝陛下万福金安!”

  这是个城主。

  朱慈烺听这老头一通名,就知道他的来路了......巨港国是朱慈烺的“儿子国”,而廖内城则是巨港国下面,位于马六甲海峡边上的一座商业城市。不算太富裕,和淡马锡、马六甲和巨港不能比,但是也还可以,是个有盈利的城邦。

  这老头可以拿到那么好的城邦,当然也是有原因的。他是岷王系的“企”字辈,朱慈烺一向比较照顾岷王系的子弟。而这个朱企锐也因为朱慈烺的照顾,先是入了孝陵卫禁军当兵。后来又进了陆军讲武堂,讲武堂毕业后就当了职业军官。从基层干起,一步步的爬到了指挥使的级别,还封了克难伯爵。

  不过这老爷子在四十五六岁的时候不甘心退役回家去养老,自己又混了个十二公国宰辅的差事,跑去了苏门答腊岛。

  后来苏门答腊岛和马六甲岛上的公国几次重组,朱企锐也从公国宰辅变成了廖内城的城主......爵位也提升到了侯爵,自己也成了巨港国的重臣。这次是跟着巨港国王一块儿回到应天府的。

  “赐座!”朱慈烺笑着吩咐左右。

  立即就有人拿了绣墩过去,让朱企锐落了座。

  朱企锐也不敢宽坐,而是双手扶着膝盖,跟个小学生一样。

  朱慈烺笑着问:“廖内侯,怎么样?还赚钱吗?”

  “回陛下的话,”朱企锐道,“臣的廖内正好在马六甲海峡边上,还出产火油和胡椒,是个富裕之地,所以是赚钱的。”

  “那就好!”朱慈烺点点头,“赚钱的藩国城邦可不多啊......廖内侯,你家里的人还好吗?”

  听到这话,朱企锐就是一声叹息:“下南洋打拼的,那有一家老少都好的道理?臣一家十口人南下,二十多年间陆陆续续没了六人,还余下四人......不过这二十多年间也生出不少人,其中活下来的有八人,算是不亏了。”

  下南洋亏不亏的,不仅看钱,还要看人!

  二十多年间十死其六,有生养(养大)了八人,的确不亏!

  能有这样的“生存率”,当然和金鸡纳霜的引入和产量的逐渐提高是分不开的。

  到了洪兴五十二年的时候,南洋熟地的移民生存率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