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7章 信仰的危机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成为危机。”

  如果对比文艺复兴前后天主教、东正教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他就不会说这话了!

  “圣父,”汤若望摇摇头,“作为一名对中国的儒学有着深刻了解的主的仆人,我非常清楚《子论格物篇》对儒学的重大意义,儒学将会拥有探寻天主的工具!”

  “探寻天主!”教宗那张本来就很凶狠的面目一下变得非常狰狞,“这是对主的亵渎!”

  安装天主教的规定,基督徒是不能绕开神的仆人自己去和天主交流的。

  “圣父,”汤若望点点头,说,“但是中国的儒学并不怎么认为?他们认为天主和人是存在某种我们未知的神秘联系的,他们称之为:天人合一。

  而探究天主的行为,被他们称为:穷理致知。

  他们认为万物皆有理,也就是万物都和人一样,和主之家存在某种联系。只要对万物进行研究,就能找到天主。他们称为:格物致知。”

  范.迪门一荷兰奸商都知道朱慈烺搞得那套扎手,何况汤若望?汤若望只是不当着朱慈烺的面说,但他无论如何不能向教宗隐瞒此事。

  他用凝重的语气说:“虽然儒学一直向探寻天理,在过去的一千多年中,因为《子论格物篇》的失传,使得中国的儒家学者没有可以通过探究万物以触及天主的工具。这使得儒学陷入了停滞,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对‘格物致知以穷理’的路线发生了怀疑,这才让天主的福音得以传播。

  而自然哲学方面的知识也和天主的福音一起传播,就是因为中国的儒者还没有完全抛弃‘格物致知以穷理’的狂妄想法。而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工具!这意味着普世教会将在整个东亚遭遇巨大的危机!”

  探寻天理,或者叫探寻大道,或者叫寻找上帝、真主之类的,从来都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而儒学寻道穷理的热情绝不比天启三教差,认为儒学不重视自然哲学,所以造成中国科技落后云云的,基本是没读过什么儒家经典......

  实际上,儒家也有“终极问题”,也想要探寻宇宙万物的真理,而且儒家也知道万物皆有理,要格万物以致知。

  但问题是儒家有需求而无工具,因此需求并不能转化为动力。

  “为什么是整个东亚?”站在教宗身边那位红衣主教突然插了话。

  “若望兄弟,”教宗指着这红衣主教对汤若望说,“他是负责教廷外交事务的枢机主教法比奥.基吉兄弟。”

  “是锡耶纳的基吉?”汤若望追问了一句。

  锡耶纳的基吉家族可是罗马有数的豪门,金融世家,超级有钱。后世意大利共和国的总理官邸就叫基吉宫,就是他们家原来的老房子。

  “正是。”红衣大主教点了点头,“若望兄弟,能回答我的问题吗?”

  “枢机主教,”汤若望回答,“因为中国就是东方的罗马,是天朝上国,在马六甲以东拥有非同凡响的影响力!”

  “可是这个国家不是已经衰落了吗?”红衣主教问。

  “只是暂时衰弱,”汤若望道,“一旦大明振作起来,它过去的藩臣很快就会回归到它的身边。

  而且大明已经开始振作,为了替过剩的人口寻找出路和食物,他们已经开始重回海洋。现在,安南和暹罗已经回归,成为了天朝的藩臣!”

  “过多的人口?有多少?”红衣主教问。

  “有一亿三千万......仅仅在四江两湖闽粤等八个省,大约和法国、西班牙本土面积相加差不多大的土地上,就有一亿两千万人口!”

  “那么多人啊!”

  “天主啊!才那么点地方,怎么吃得饱?”

  教宗和红衣主教都大吃一惊,在胸前划十字了。

  法兰西才1600多万人口,黎塞留和马萨林这两个“红衣宰相”就没少为法国人民的吃面包问题烦恼,这一亿两千万,几乎是法西两国本土人口总数的六倍啊,才那么点地方,不去抢怎么办?而抢,是不能光靠刀剑的,还得配合信仰和文化!

  大明的扩张,必然会造成儒学的扩张!

  “人口过多,又手握真理,自然是要向外寻求出路了!”汤若望说,“所以普世教会在东方的事业将会面临极大的危机!”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