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4章 玄应_玄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有许多房屋山石树木,也看不清他往哪个方向逃走了。”

  玄应道人闻言肃然起敬:“小师妹原来跟那妖道曾经交过手,还把人刺伤了,果然身手不凡!小师妹这等年纪,就有这样的修为与身手,必定是名门高徒吧?”

  李俪君并不理会他的试探,径自道:“据说这个妖道跟本地一条吃人的妖蛇还有勾结。那妖蛇威胁了一个叫刘大郎的地主供奉它,过去几年里吃了好些人呢。前不久有个咸阳来的官宦子弟带着人来泾阳游玩,被一个过路的妖怪吃了,他的家人找到刘大郎头上,原泾阳县令就把人抓了起来。这个妖道就怂恿县令,说妖蛇并不存在,人是被刘大郎杀的。若不是官宦子弟的家人不相信,恐怕那刘大郎早就被判了死刑。那妖蛇据说是追那过路的妖怪走了,失踪了很长时间,前几天回来时受了很重的伤,被早年结怨的一只鼠妖给杀了。如今蛇尸已经被京兆尹拉去了长安,是今天白天走的。师兄若赶路快一点,兴许还能追上。”

  她说得十分详细,各种细节齐全,听起来是在非常坦白地告知玄应道人相关信息。不过,从玄应道人对妖道事件的处理态度看,他对凡人的事估计不太关心,是不会太过寻根究底的。

  果然不出李俪君所料,玄应道人听完她的话后,只笑着谢过她告知的情报,半点没有追问刘大郎还有吃人事件后续的意思,哪怕他听说了受害者里有咸阳来的人。

  他只是有些遗憾,自己没能及时阻止京兆尹拉走了蛇尸:“这样的异物,一旦送往长安,必定会引起热议。史书上可没有这么一出,我得尽早去信长安分游观,请那边的同门尽快处理此事才行。”

  分游观?李俪君想起了李温齐在长安城曾经短暂逗留过的那个小道观,正是叫分游观。难不成那也是象玄应道人所在的栖游观一般,属于“真仙观”在大城市里的驻点?

  嵯峨山上的那只蟾蜍说过什么来着?“真仙观的老爷们”?

  莫非李温齐背后的门派,就是这个“真仙观”?

  还有,玄应道人说史书上没有妖蛇尸体这一出,需得及早处理此事,不能在长安城里引起热议……这人也是个知道“重生”真相的。

  李俪君努力维持着镇定的表情,就象她对玄应道人的话没有感觉到半丝惊讶一般,微笑道:“那这件事的后续就请玄应师兄处理了?小妹就可以甩手不管啦?”

  玄应道人笑道:“放心,放心,关中一带都是我们真仙观的地盘。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异事,都交给我们处置便好,小师妹不必操心。”

  他又再次试探李俪君:“小师妹这么年少,就被令师打发出来游历天下了,未免太早了些。可是山中修行资粮不足?若有什么难处,小师妹只管开口。我们真仙观十分欢迎天下英才入门,哪怕是原本有师门的,要带艺投师,也不打紧。”

  李俪君含混道:“我师傅已经给我准备好了,我暂时没觉得有什么不足的,况且出门游历也能增长见识,有助于我提升修为与心境,师兄不必替小妹操心。”

  玄应道人打了个哈哈:“这是当然,当然。名门大派,对门人历练之事,自然是早就准备齐全了的。”但他随即又劝道,“只是如今这世间,与早年光景大不相同。除了那位大能,也就只有我们真仙观有自身的仙家福地,能提供足够的修行资粮,门中弟子修炼可以不受凡间变化影响。眼下已经有好几家同道愿与我们真仙观结盟,同入福地修行了。小师妹的师门就不再考虑考虑么?哪怕是几位有道行的长辈不想放弃祖辈基业,也该为小师妹这样的年轻弟子着想。万一没能赶在山河变幻之前筑基,多年的苦修一朝化为乌有,岂不可惜?”

  李俪君心下剧震。

  这话是什么意思?!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