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2章 风波_玄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人对他们的要求只觉得更加恼怒。在他看来,两位老王爷就是好吃好喝,整天云山雾罩地忽悠人,却始终拿不出一个能用的修仙之法,也拿不出什么能令人长生不死的仙丹,顶多只能拿出几枚可以稍稍叫人精神一些的丹药罢了,又能管什么用?这种丹药,他养的那些道士照样能炼得出来!还不等他逼问两个老头子更有用的修炼之法,他们就忽然倒下死了,却叫他蒙受了不白之冤。、

  他分明就是叫两个老骗子哄骗了,他们的儿孙竟然还有脸面要求他为此负责?!

  圣人大怒,骂了这两家王府的人一通,还骂两个老王爷是骗子,命人把棺木送回到两家人手上,就直接轰了他们出宫。

  两家王府的人赶紧抬棺归家,再开棺细看,两具尸首都已开始腐烂了,与一般的凡人压根儿就没有区别,哪里象是个成了仙的模样呢?

  他们只能一边哭一边私下议论着,手忙脚乱地为二老办起了后事。前脚灵堂还没搭起来呢,后脚圣人的传旨使者就到了。

  两家王府都丢了王位,嗣王没有了,国公也没有,爵位一捋到底,只剩下个光头宗室的身份。别说风风光光办丧事了,就是这一大家子的人今后还能不能住在现在的王府里,都是未知之数。

  两家王府的人都要哭了,连丧事都顾不上,赶紧四处寻宗室里的长辈,想请他们去帮自家求情。他们如今知道错了,不该冒犯圣人的,老人老弱而死是多么正常的事,他们当时怎的就猪油蒙了心,非要认定是圣人把人害死的呢?

  他们把长安城里各家宗室王府都跑遍了,那些长公主府、公主府也不例外,还有人往杨国忠那儿送了厚礼,又有人往安禄山那儿送重礼,连带几位杨家的国夫人,也都发了一笔横财。

  隋王因为是圣人唯一还在世的亲兄弟,自然也被求上门来。但他素来就是个不爱揽事的,清楚圣人如今正在气头上,铁了心要让那两家宗室吃点苦头,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触圣人霉头。他借新建的寺庙将要完工为由,跑去庙里礼佛吃斋去了。虽然地方也在长安城中,但离皇城远着呢,倒也能得几日清静。

  窦王妃直接告病,躲开了上门来求助的老妯娌和侄媳妇们,把人丢给现在的长媳裴王妃处理。

  裴王妃好言好语劝说了几位宗室长辈与堂妯娌们,把人送走了,但事实上啥事都没答应。她还警告二房的妯娌黄氏,不许后者掺和此事。黄氏暗地里埋怨不已,但终究还是放弃了本来想给娘家侄儿求娶那两家王府的小娘子的打算。

  李俭让跟在祖父身边,住进新完工的寺庙中休养。因为新的后土庙也完工了,他近日时常与小妹通信,便在信里提到了京中的纷扰,顺便感叹几句。两位老王爷当日一怒之下便拆庙,何等嚣张?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下场。

  李俪君收到信后,只在回信中附和了长兄几句,没有多说别的话。事实上,她知道的事情比李俭让更多。

  两位宗室老王爷死后,棺木被抬回家中,连后事都没能好好办,所有儿孙都忙着为自己的前程奔走,只剩下几个年纪小帮不上忙的孙辈带着奴仆守灵。李俪君便寻了个空子,趁夜潜入灵堂去检查过了。

  这两位老王爷当然不是因为老迈自然死亡的。他们的尸体上带有很明显的法术痕迹,只是凡人看不出来罢了。

  动手的人是个炼气七层的修士,用的是玄门正宗术法,就是技巧粗糙了些,估计根本没想过要掩饰些什么吧?

  李俪君不由得想起了长安城分游观那个姓李的老道士。据说他也是李唐宗室,正好是炼气六、七层的修为。难不成是两个老王爷在修真集市里闹了一场,真仙观嫌他们碍眼了,因此派了外驻长安的弟子过来灭口?

  只是两个老爷子闹事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现在才派人来灭口,这速度是不是太慢了些?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