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报李_玄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被吕嬷嬷撞破了。吕嬷嬷连夜将人送去给窦王妃处置,对于手底下的人管束越发严厉起来,因此底下人都不敢再轻易与外人接触,以免被上头误会她们叛主。

  这些事若有人打算去验证,崔吕二位嬷嬷在李俪君受伤当日被困,以及窦王妃将陈家人送官,还有小杨氏乳母马嬷嬷祖孙三人被窦王妃扣下,吕嬷嬷抓了一夜的贼,又把贼送去窦王妃处……全都是明摆着的事实,正好能证明仆妇们的话不假。

  只不过在时间先后上略有些许出入而已。

  这点出入,一般人都不会太在意。可仆妇们的话落到不知内情的人眼中,小杨氏就是趁着李俪君受伤势弱时钻了空子,企图夺取已故主母奁产的野心家。

  陈氏的陪嫁,如今归属李俪君所有。李俪君年纪还小,远远未到出嫁的时候,所以这份财富,不管是由亲生父亲李玳代掌,还是由亲祖父隋王代管,都是隋王府的东西,肥水不流外人田。除非李俪君死了,陈家才有可能把这份财产要回去。

  小杨氏若是在李俪君已死的前提下夺取这份奁产,隋王与嗣王李玳可以当作她只是想为夫家保住财富。

  可李俪君并没有死。

  那小杨氏所作的一切就会变成吃里扒外,要将属于隋王府的巨额财富硬生生抢走,肥她娘家弟弟的腰包。而李玳要是帮了她的忙,那就是色令智昏,叫便宜小舅子平白占了自家的大便宜去!

  隋王怎么可能忍受这种事?!

  隋王府虽然贵为亲王府,拥有大笔产业与财物,可隋王父子俩开销都不小——前者礼佛,每年都要花大笔钱去办法会,印佛经,斋僧以及给佛像塑金身等等;后者则是在享受奢侈生活的同时,还要给自己打点实权高官之位——若不是有陈氏的大笔嫁妆支撑,隋王府的财产哪里经得起这父子俩的消耗?少了陈氏嫁妆的贴补,他们定会变得“拮据”起来。

  隋王总觉得儿子打点官职是白费功夫,兴许不会在意儿子缺钱使。可如果轮到他自己礼佛的爱好缺少资金的支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他是要为自己做大功德的!好不容易积了几十年的功德,如今人老了,怎能半途而废?!

  到时候,不需要李俪君再做什么,隋王就会挡在她前面,替她惩罚小杨氏,训斥李玳了。而隋王这个真正的当家人发了话,李玳心中再舍不得小杨氏,也只能认栽。

  因为他这个嗣王之位,在外人看来是稳如泰山,在他本人心目中,却是危如累卵。他总觉得继母窦王妃与三弟李琅一定时时想着要抢走他的嗣王之位。老爹一日未死,他都一日不能安心!

  李俪君把自己的想法仔细分析给崔嬷嬷听。崔嬷嬷终于被她给说服了:“小娘子说得有理……如此九真一假的说法,确实可以把闹贼的责任推到小杨氏头上。若是嗣王依然还要听小杨氏的谗言,把我们赶出王府,王爷就会觉得是他糊涂了,会开口留下我们的。”因为她们等于是在为隋王看守财产呢!

  李俪君这个计划还有另一个好处。东院那些被收买的侍女,来头各异,有的是陈氏从娘家带来的客女,有的是隋王府中大小管事的女儿或亲戚,也有隋王府一般奴婢的后代。陈氏在世时,是手中有财又掌握中馈大权的嗣王妃,自有人主动投奔讨好。这些姑娘犯了大错被罚,要是罪名没有公开,他们的父母亲人不知真相,会不会记恨崔吕两位嬷嬷呢?

  目前她们在隋王府的处境已经够艰难的了,要是再与大批王府仆从结怨,这日子还怎么过?

  索性把真相公布一部分出去,叫王府仆从知道真正要搞事的是谁!自家女儿背主,自然怨不得主人惩罚了。到时候他们记恨的,就是无故生事的小杨氏了。

  小杨氏不是仗着亡父在隋王府中的人脉作威作福吗?不知道杨家的属官人脉与王府的仆从相比,哪一方会占据上风呢?

  只要有人闹出点事来,主持中馈的窦王妃想撤换几个眼中钉,安排上自己的人,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这算是李俪君对窦王妃善意的回报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