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2 #_帝王之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头,兆眯着眼睛朝山的另一侧望去,金色的晨光映照着雪,一座并不算小的村镇坐落其中。其中似乎还有几座砖瓦的小宅子,以这种规模,若不是因为年关没人出门上山,否则他们早就发现了村民了。

  兆连忙招呼上几个人,牵着马朝山下而去。

  村镇之中似乎正有集会,两条土路街侧摆了几个木摊子,卖的也大多是猪肉羊肉、毛皮粗布料,或者是在熬糖人。路上行人和孩子倒是不少,看见他们三个头发凌乱,脏兮兮的军汉,也忍不住侧目。

  或许是他们三个人年轻,人数又少,看起来村子里随便站起来十几个拿农具的汉字都能干翻他们,村人倒也不太怕,主动上来问兆。

  村人倒是表情很热情,可兆——半句也没听懂啊!

  另外两个人都是太原人,他尝试着说了几句自己会说的山东方言,村人一脸“你说啥”的表情瞪回去,两人鸡同鸭讲说了半天,引得外围一群男女老少过来插嘴。兆听了半天也没听懂他们说什么,只得拱了拱手,先去找点地方吃东西。

  他怀里揣的几个铜板倒是油腻腻的,他明知这样做不太好,可嗅着村中过年,各家飘出来的饭味儿,实在是有些坐不住了。他敲了一家门,递上几枚铜板,说是想买两个饼子吃,结果那村妇还挺高兴,给他们三个端了汤饼出来,挖了好一勺猪油,又切了几片薄肉。兆已经不知道多久没吃过一顿像模像样的饭了,看见那陶碗里冒着热气撒着葱花的汤饼,眼都要直了。

  他们三个的确是衣服怪脏的,不比这些没有收到战争侵扰的村落,人人都换上新衣,他们不好意思跪在人家屋里,只得出来坐在院子里吃。

  等到兆吃饱喝足了,才发现这些人要是语言不通,又不识字,实在是很难问出路来。他们牵着马,在村中逛了逛,只盼着也来了个外乡人,能说几句山东土话也算是得救了。

  然而拐过一道弯,在一群孩子跟着他们的高头大马奔跑的时候,兆却听见了有个女孩子开口,似乎是低声抱怨,但说得居然是正音!

  在这种村子里,有会说正音的人?兆几乎都以为是来的哪里的高官,戒备的都想拔刀了。他朝声音的来源走了几步,就看见了一头绿衫少女骑在青牛身上,白袜绣鞋,头戴草帽,头发编成长辫,尾稍夹了朵梅花,一边掏着挂在腰上的小荷包,一边在抱怨着。

  她再开口,又是村民口中的方言,把那几个铜板抛给摆摊子的老妇人,那老妇人立刻喜笑颜开,把竹编的小笼子递给她。里头装了两个黄色的毛茸茸小鸡仔,她高兴的伸手透过朱龙的缝隙去摸。

  兆走近那青牛,少女又开口道:“唉……本来压岁钱就只有一点点,这就要花完了么?我明明也没买什么呀。”

  他忽然有一种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