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漫天箭雨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概也就三十多步的距离了,其中经验丰富的,早就举起了盾牌,遮护头、胸部位。相信曹兵必要放箭,只要扛过一到两轮箭,自己必能冲至轒辒之前。然后即纵火焚之——那东西都是木头造的,上面蒙着生牛皮,今天又没有涂湿泥,点火还不容易吗?

  生牛皮不易燃。并非不可燃,真要是点着了,烧起来那也是挺快的。

  曹军果然放箭,然而在审配看来,这箭支的密度却大得超乎他意料之外,并且……为什么全都带着火光?只见漫天箭雨,射速奇快,并且挟着浓烟、烈焰,直向袁兵当面飞来。审配不禁目瞪口呆:“此为何物?!”

  其实这东西,就是是勋下令研制的“一窝蜂”,他造了三十具,并数百捆火箭,全都带来了邺城前线。前两天,他得意洋洋地带着诸葛亮参观自己的库存,包括抛石车,各类弹药,也包括火箭,还给诸葛亮仔细解说了一番火药的配方和原理、效用。诸葛亮对此大感兴趣,只可惜是勋并未提及“一窝蜂”的射程,诸葛亮还以为跟普通弓箭相同,只是一发二十五箭,射速如同连弩一般呢。所以这回把所有三十具“一窝蜂”都搬了出来,躲在轒辒后朝着袁兵狂射,箭一出匣,诸葛亮就觉出不对来了——

  “远者能射几二百步!早知如此,便该提前发出才是呀!”

  反正自己要是守不住,什么抛石车呀、火箭啊,全都会被袁军或者破坏,或者掳走,既然如此,干脆都先用了吧。不用管什么成本问题、时机问题了,能够消耗得越多,己方就越不吃亏。

  “一窝蜂”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即造大木匣,内中分格,每格置一火箭,药捻在匣后总合为一,则一点火,可数十矢齐发,威力、震慑力都实足惊人——当然啦,要是考虑准确性问题,这东西其实也就是一漂亮的大烟花而已。后世有老外加以复原,并且做过试验,一具明朝“一窝蜂”,瞄准二百米外的一横排人体模型射击,结果最终杀伤数为——零!

  但这是就基本有效射程来做试验的,而且目标只有一横排,而非多列方阵——倘是多列方阵,火箭射不中前面的人,未见得就射不中后面的人,因为这些老式火箭基本上全都不是走的直线,甚至也不是弧线,而经常曲里拐弯,甚至空中打转。如今诸葛亮因为不熟悉火箭的射程,把袁兵放近到三十步时才始点火发射,再加上袁军虽然阵列散乱,却也不是一横排,而是分散于从三十步到二百步的不同距离、位置上。所以这三十具“一窝蜂”,每具二十五箭,先后六百多箭破空而发,当即便有数十名袁兵中箭栽倒——最近的是第一排,最远的还在近两百步以外。

  尤其这年月的兵卒见识本少,又多迷信思想,对于从来没有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