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五章 、席藁待罪_汉魏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昂类比自己如今的处境,其实是在耍心眼儿。因为秦昭王最终并没有按照律条责罚范雎,反而“恐伤应侯(范雎)之意,乃下令国中:‘有敢言郑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而加赐相国应侯食物日益厚,以顺适其意……”

  曹昂是个老实头,果然就上了他的圈套了,当即反驳道:“秦法虽苛,秦王终不罪应侯也。况今吴质之罪未审,亦非降敌也,姑婿何必如何?我大汉以仁孝而治天下,终不复秦之政也。”

  汉初这条连坐法,其实到了东汉朝中后期,虽然没从法律条文中删干净,但基本上也形同虚设。东汉官僚为了援引朋党,扩大自己的势力,荐起人来比汉初要疯狂得多,也轻率得多,加上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倘若照此例办理,朝堂随时都可能空上一半儿。所以曹昂就奇怪啊,说姑婿你怎么就想起这条深埋在故纸堆里的条文来了?你不是那种泥古不化的人啊。

  是勋摇头道:“吾尝语于丞相,今之荐人,多不合式,当复国初举荐连坐之法也。况吾今任丞相司直,即负荐举、监察之责,若不能自律,又如何律人耶?”别人也就算了,我的职权范围就是向朝廷、相府举荐人才,并且审核各地选拔上来的官员,所以在这方面,一定要比别人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才成。

  论起口舌之辩,是勋甩曹昂三条街去,曹昂实在说不过他,只好揪住一个漏洞不放:“吴质之案未审,其罪未定,姑婿何得而自责也?”你硬想凑上去跟吴质连坐,那也得等到案子审结之后再说吧。

  是勋苦笑着反问道:“校事之罪人,安有得全身而出者乎?”这要是正经朝廷官署审理此案,我也就不着急待罪了,可如今吴质是落到校事手里去了啊,校事抓的案子,不管是不是冤枉,你听说过有宽纵的吗?

  曹昂闻言愕然。是勋趁机帮曹大公子往深里一层分析:“吴季重之罪,传言为暗输盐、铁入胡中也。其自畿内而调广衍,为某之荐,为其能任事也,并语其互市之利;与之市易者,为鲜卑拓拔部,吾假子是魏所在。校事素广勾连以为能,兴大狱以为功,异日必拷掠季重,使攀诬我,则我难以自辩,不如先请罪也——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那票特务最喜欢屈打成招,外带四处攀诬啦,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个机会,你说他们能放过我吗?终究是我推荐的吴质出任广衍县长,还写信给他出主意,靠与胡人互市,可以收获财源,建设地方,再加上他互市的目标又是我干儿子所在的拓拔部,这要说是我教唆他给胡人输送盐、铁的,肯定很多人信啊——你爹说不定也就信了。与其到那时候把我逮捕法办,要去面对校事,受他们的折辱,还不如先做出请罪的态度来,希望可以免罪呢!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