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日渐壮大的农产主阶级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官兵人数共计150359人,申请授田数量为1176.48万公顷。

  因为部分官兵申请补差价的缘故,这部分资金可以基本上抵消掉退役补贴和伤亡抚恤。”

  毫无疑问,炮灰部队不在统计范围之内,要不然伤残、阵亡数字可以增加十倍。

  在奥地利这种国家,战争是改变命运的最佳机会。一场近东战争,又有两百多个幸运儿脱颖而出。

  相比封爵来说,爵位升迁实际上更难,上一步需要的军功往往是之前的数倍,越是往上难度越大。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任何世界都是如此,越往上路越窄。

  军功田还是一如既往的受欢迎,这让弗朗茨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反正近东地区到处都是无主之地,弗朗茨不介意都散出去。

  军功田受欢迎,不仅是这些土地享有税收优待外,还附带着崇高的社会地位。

  只要有条件申请,就不会有人放弃。虽然不能买卖,但是转手出租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近东地区相对本土是偏僻了一些,可是标准也放宽了,可以获得一倍的面积补偿,如果是山林地区还可以更高。

  相比海外殖民地来说,这种挨着本土的地区,还是更加受欢迎。不是谁都喜欢出远门,离家近总是好的。

  况且,奥斯曼帝国虽然野蛮了一点儿,大家还是承认他们的,心目中的定位要比穷乡僻壤略高一点儿。

  从这方面来说,给奥皇卖命还是不错的。既有钱拿,又有地拿。

  只要不死,几场战争下来,就是一个农场主,运气好还能直接逆袭成为贵族。

  就算是军功不够,只要有这玩意儿,还是可以申请授田,只不过面积有限。

  在非核心领土区域,都是允许大家低价购买部分土地,同样享有军功田待遇。

  这是当年维也纳政府财政困难,弗朗茨发不起抚恤金,采取的特殊政策。

  本来后面应该取消的,怎奈奥地利帝国膨胀的太厉害,拥有大片的无主之地。

  没有开发的土地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仅靠政府的力量开发肯定是不够的,弗朗茨不想做那种有名无实的大地主,所以这种政策就延续了下来。

  新增十几万农场主,算上家属百八十万移民就有了。有这些嫡系作为统治核心,在移民几百万过来,近东地区就稳了。

  根据奥地利社会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农场主是造人最厉害的,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能生出一支足球队。

  物质条件相对优渥、生活压力小,乡下娱乐活动又少,成为了奥地利人口增长的主力军。

  在全世界资产阶级崛起的大背景下,奥地利的农产主阶级也在不断壮大。新生的军功贵族,为这一阶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奥地利常年位居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垄断欧洲市场上四分之三的农产品出口,又为农场主发展壮大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