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6章一丘之貉_影帝的懒散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2》和《王的盛宴》,在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好电影。

  前者聚焦于民族的灾难,愿意去关注,去展现饥荒灾难之下的市井百态,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褒奖的事情。有人愿意拍《1942》这种现实题材作品,不惜重金的请好演员,做特效,这本身确实是好事。

  上映之后,虽有差评认为,冯晓刚这是在吃人血馒头,拿民族的灾难和痛苦来卖钱,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确有一定的现实社会价值。

  后者则是先锋艺术的尝试,话剧和电影的结合,并且用现代的思维去重新构架鸿门宴这一传统历史题材故事,还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带有些许现实讽刺意味,在构架上的确算是极大的创新。

  除此之外,电影的历史考究着实是独一份。相比于《鸿门宴传奇》在历史细节上的不求甚解,鲁川在服装、礼仪、武器等方面的考究可以说做到了一个极致,这也是电影为数不多的优点之一。

  可问题也就在于此,这两人都是陶醉在了自己的电影作品里,光考虑自己的理想,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观看体验。

  就拿姜闻举例,他是一个表达欲望十分旺盛的人。

  《让子弹飞》,他压抑了自己的欲望,虽有讽刺意味,但故事还是完整的,引人入胜的,即便不看隐喻也是一部极好的类型片。

  而到了《一步之遥》和《邪不胜正》,姜闻那股子强烈的主观意识就又压制不住了,他把自己太多的个人情绪,个性风格塞进了电影里,过盛的表演欲让整部电影的故事成为了他一个人的陪衬,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这就是个毁灭性的问题。

  有风格,有理想是好事,但是导演需要服从于电影整体的故事,以风格作为辅助。

  《1942》玩的是现实主义,《王的盛宴》玩的是先锋话剧,两者风格都极为明显,而评价和反响也极为相似。

  好的极好,差的极差。

  这也就引出了一个事情,花艺和星美互骂对方请水军。

  “网络黑水”这个词在国内首次出现,大概是在去年的《关云长》,宣传团队率先声称遭遇“网络黑水”,并发出“悬赏通告”,联手《战国》悬赏10万元“擒拿”网络恶评主谋。这个词由此生发。并由此在电影界引起广泛讨论,最终不了了之。

  2011年国庆档,正面对擂的《白蛇传说》和《画壁》两大同期上档的华语片也爆出“网络水军丑闻”。

  一份有关“水军”与“买主”的聊天记录在网络曝光,引起圈内震动并引发随后的微博口水大战,《白蛇传说》投资人扬子声称某知名电影微博马甲带头对其电影进行“恶意”攻击,并执意找出“元凶”。此事件最终以“疑似水军牵头人”的微博删贴,经过中间人调停而平息。

  那网络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