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五章 道可道,非常道(二合一)_从道士下山开始的仙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情欲、没有名字的大道之体,她是天地万物的运作长养的惟一操作者。没有她,世界将毫无生机可言,凡是有智慧的人士,应当观察她的永恒常存,向她学习。

  一要学习她的无形。“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

  二要做到无情,无情就是无念,就是没有七情六欲,心地才能清静,本性才能永住。

  第三要做到无名。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名中生出,修行的人,如果能做到舍去有形之身,忘掉肉体之我,即是大道无形之功;能做到一念不动,心地圆满无缺,即是大道无情之功。能做到这些,在你的性海中无一物可思,无一事可言。达到不可名状的元始先天境界,即有无名的大道之体了,到此则万福并致,圆满无缺,常此先天大道必然有成了。

  不知道是不是专注特性的原因,导致他前世的记忆在这一刻完完本本的释放了出来。

  他曾经看过的每一个字,都浮现在了他脑海中,是那么的清晰,就如同是剪辑过的影片,在他的脑中滑过。

  看着面前的经书,他的大脑从未有过的清晰,看世界也有了一丝不同。

  他以前看这本经书,书就是书,字就是字,看着除了莫名感觉高深之外,其他什么感觉都没有,但此次不同,他好像感受到了什么不同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像是经久不用的机器突然上了润滑油,非常的清明。

  何维同抬起头,看向窗外的世界。

  青山,浮云,流水好像都有了生命。

  这种变化,让何维同眼前一脸,这便是道中的世界吗?何维同不禁自问。

  这专注特性,让何维同对这段经典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字还是那段字,译文也还是那段译文,但是何维同心境变了,他从中读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是他曾经不曾感受过得。

  何维同放下书籍,他很确定这种感觉就是因为专注特性而产生的。

  到了今天,何维同才知道自己以往读的书都算是白读了。

  在专注特性的加持下,何维同真正读到了撰写经典者的心境,也读到了他所表达的东西。

  虽然何维同依旧不知道该如何修道,但是他知道了什么是道,这就够了。

  何维同再次放开了手中的《清净经》。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安静的藏书楼,何维同全身心的沉了进去。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仅五百九十一字,只需要数页纸便能书完。

  何维同手中的这本古籍确实有着十数页,其中大部分都是前辈高人对这本经书的理解,注解。

  有些注解与何维同后世在互联网看到了差不多,但是有些却大不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