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一章 山魈_从道士下山开始的仙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黑一片就变成了困人的天然迷阵。

  人在迷宫中行走,很难走出迷宫,但是只要跳出迷宫,路在哪里就显而易见了。

  虽然心中的疑惑得到了解释,但是何维同依旧没有掉以轻心。

  何维同站在山巅不再为迷宫的事情烦恼,而是看向了四周的山势,寻找躲避的地方。

  若是实在寻不到陈玉楼一行人,那他就只能随便找一个山洞避雨了。

  何维同虽然没有夜眼,但是在真气的辅助下,双目自生神异,看的极远。

  何维同丝毫不在意落在身上的大雨,而是仔细地观察着四周,希望能得到一点线索。

  终于,何维同东南方向发现了一丝几尽于无光芒,何维同面露喜色。

  但是,就在他准备成行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一股阴冷之感。

  何维同来不及转身,只得顺应体内真气的运转,猛地跳起,来到数米外的另一棵树上。

  “嘭!”

  空气炸裂声响起。

  何维同站定,这才有时间查看到底是什么东西。

  何维同所在的那处树巅,多了一个生物,此物状似猴,面似老瓜皮色,目光闪闪,紧盯着何维同。张开如盆大口,牙齿稀疏,长三寸多。

  “山魈!”

  何维同看着眼前的黑东西,心中缓缓有了答案。

  严格的说这就是一只猴子,因为山魈本就是猴子的一种。

  山魈是世界上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头大而长,鼻骨两侧各有1块骨质突起,其上有纵向排列的脊状突起,其间为沟,外被绿色皮肤,脊间鲜红色。雄性每侧约有6条主要的沟,其红色部分伸延到鼻骨和吻部周围,这种色彩鲜艳的特殊图案形似鬼怪,因而人称山魈,因为其长相恐怖,所以人们又称其鬼狒狒。

  山魈是群居动物,每个群落平均有600余只,多的则达到800余只,已观测到的最大的种群则超过1300只山魈,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由一只雄性山魈作为“头猴”,头猴通常颜色艳丽,花纹巨大。

  但是何维同看了一眼四下,哪里还有其他的同类。

  更关键的是,眼前的这只山魈成了精,全身上下除了一股浓厚的土腥味外,还有一股浓烈的妖气。

  根据何维同猜测,这只山魈怕是已经在向神话传说中的山魈转变了。

  何维同之所以下这个论断,是因为眼前的这只猴子的形状样貌已经脱离了普通山魈,反而与记载中的山魈形状类似。

  山魈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山里的独脚鬼怪。《山海经·海内经卷》有载:“南方有赣巨人,人面长臂,黑身有毛,反踵,见人笑亦笑,脣蔽其面,因即逃也。”

  眼前的这只山魈下半身几乎长在了一起,只有一条腿,虽然在脚踝处又分出了两只脚,但是与记载很是相似。

  再说普通的山魈,这么大的雨,还是在晚上,早就不知道跑到那个山洞里躲雨去了,哪里还会在大晚上出来吓人。

  而夜间袭击正是鬼山魈喜欢做的事情。

  “嘶嘶嘶~~~”

  只见山魈抬起双手仰天大吼,并在胸前猛锤。

  “成了精还如此,还真是不忘本阿!”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