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卢象升的麻烦_大家请我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随了我‘擎天柱’,我理当为其谋食便是!”

  李信闻言大喜,连忙拜称张顺“仁义”。那张慎言见张顺既然收留了这些人员,便谏言道:“将军,前番我等与‘闯将’、‘紫金梁’等义军交往,我去其营中观察,见其皆设立‘老营’,以安置营中父老妻子。”

  “以吾观之,犹显编制粗糙。不若将‘老营’再分为三小营。一曰妇壮营,可以浣洗缝补之用;一曰童子营,选十一二岁少年,教以文武艺,不过三四年便成主公心腹;一曰老弱营,凡不能劳动者皆编于此,只做丁壮羁绊之用。”

  “此三者皆编制在册。平日行军,三者皆在一处,互相扶持。若有任务在身,则按名册点兵,依法施为便是。”

  张顺一听,张慎言这番建议倒是一个好办法,便命令张慎言带领李信前去办理此事。

  诸事已毕,张顺随“闯将”黄来儿等人一起屯据西山不提。

  且说那崇祯皇帝早朝,听闻革臣启奏道:“兹有临城县县令上疏弹劾直隶按察使卢象升,其嚣张跋扈,不待勘验印信,射伤县令,破城而入。骚扰百姓,搜刮军资,罪无可恕!”

  崇祯闻言,面无表情的说道:“诸位爱卿议一议便是,回头呈上来!”

  诸位大臣闻言闻弦而知雅意,当此之时天下纷扰,当以剿灭流寇为重。个别将领嚣张跋扈,杀良冒功,骚扰州县都不甚要紧,只要忠心任事即可。

  于是大伙一合计,便议出“下旨责切一番,如有再犯,定罪不饶”的章程。崇祯皇帝看了,朱笔一批,便着人携带圣旨,赶往大名府去了。

  此时卢象升刚刚在西山大败,退守临城县城。然后等了数日,见贼寇离去,才率队返回大名府。

  结果卢象升前脚刚到大名府,后脚宣旨太监便赶到了。卢象升一听有圣旨,心中还颇为忐忑。他自觉西山战败,有负圣恩,本来准备整顿兵马,下次再战,结果没想到这个节骨眼上圣旨便下来了,也不知有何话要说。

  只听得那宣旨太监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剿匪安民乃为官之责;尊制守法乃人臣本分。兹有直隶按察使兼整饬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卢象升,自任职以来,练兵多年,不闻有剿匪之用;行军多处,有骚扰地方之失。今有临城县县令弹劾你射伤县令、破城而入、嚣张跋扈、搜刮军资。朕命你静思己过,安心剿匪。以后不得再犯,如若再犯,定罪不饶!钦此!”

  卢象升一听,一头雾水:你崇祯虽然是皇帝,可是也不能信口雌黄啊?我卢象升军纪严明,有岳飞之风,何时有射伤县令、破城而入、骚扰地方、搜刮军资的行为了?

  卢象升闻言大为不服,便立刻写下疏椟以自辩,同时提出临城县县令守土有责,不但丢了临城县县城,已经为贼所杀的事实。

  那宣旨太监还未离去,于是卢象升趁机拜托他将自己上疏带上,返回京师汇报情况。

  结果朝中阁臣和崇祯皇帝得到卢象升的自辩疏以后,正在议论纷纷,不辨真假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临城县县令已死,一说为卢象升所杀,一说为“卢阎王”所杀。

  崇祯和阁老有些发懵,连忙问这“卢阎王”是谁?结果那人汇报道:“一说卢象升便是‘卢阎王’,一说卢象升和‘卢阎王’是两个人,但是卢象升已经战死,‘卢阎王’冒充卢象升做了按察使!”

  崇祯和诸位阁老顿时面面相觑,这卢象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知不觉中竟做下“好大一件事儿”。

  今天一更,回来实在太晚了,请读者老爷不必在等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