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章 雏鸟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拒之,便是心已许之。

  今不当场应下,乃是一时骤然,尚未思定如何安排柳隐之职罢了。

  然,郑璞心中,却是觉得此举唐突了。

  他竟是忘了,柳隐最初才学与柳申、杜琼等人齐名,而后二者今已然州牧府别驾从事矣!

  马忠为避免屈才,一时不好贸然应下,亦是常情。

  再者,成都柳家乃豪族,且柳隐先前屡不应州郡辟命,乃是益州豪族不愿为蜀汉竭诚效力的体现之一。今竟携家中扈从,主动请缨为国征战,其中转变的缘由,马忠尚不得知,亦然需谨慎些。

  至少,且先告知,今一心拉拢益州豪族维稳局势的丞相诸葛亮后,再作决策。

  事实上,郑璞此思,正中马忠下怀。

  得闻后,是夜马忠便归相府,寻丞相诸葛亮细细上禀。

  丞相甫一知,微作诧然。

  待马忠将郑璞柳隐二人交情、互勉“建功立业只争朝夕”转告后,才释然而笑。

  不期而来,自当欣喜而纳之。

  而数日之内,皆未有消息传来,则是丞相在衡量利弊。

  固然,正值益州多事之秋,有豪族子侄携扈从请缨为国征伐,自当以显职嘉之!

  既示朝廷之诚,又可以激励有后者效仿,何乐而不为邪?

  然,其柳隐此来心志,却是想随句扶及郑璞二人同去南中。此中干系,便涉及到了授兵与否的进退维谷。

  若授职,而不授兵,其柳隐或无怨言。

  但其他豪族得闻后,必以为朝廷戒意太重,以致心有戚戚焉。

  但若授之与兵,又与军中律治不合。

  彼柳隐者,不过白身,寸功未竟,却被授于兵权,其余将率如何心甘邪?

  治事素来谨慎的丞相诸葛亮,自然防患于未然,不允许有如此不谐之音出现。

  一番思绪后,丞相索性将“推恩”之策,稍微推进了些。

  以“国难见义士”为由,壮柳隐率扈从投军之义。上书朝廷表请柳隐为别部司马,并特恩准其出家资财自募,合其扈从共三百人为本部。继厚待黄崇之后,再将柳隐树为榜样,供其他益州豪族自去揣测,于大汉朝廷共赴克复中原的利弊。

  自然,柳隐南下所募的部曲,亦须将其家眷尽迁来蜀中,归朝廷一并编户授田。

  如家眷不愿迁,则不可募之!

  然,思定对柳隐的安置妥当后,丞相诸葛亮又再度蹙眉。

  柳隐骤然加入,亦无异打乱了,他对郑璞的培养计划。

  本来,授职给句扶携郑璞前去南中,主要目的,乃是期郑璞早日熟谙军中行伍之事,以便为国所用。

  名不正,言则不顺。

  试想,仅句扶为正、郑璞为副,二人尚且能共筹画计事。

  若再加一柳隐,郑璞位卑,安能断事邪?

  思来想去,诸葛亮便又免掉了郑璞的假司马之职,改授以相府书佐暂代监军之职,置于句扶与柳隐之外,代朝廷协理军务,督察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