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李适之绝笔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近岁末,李林甫宅前车水马龙,长安一众官员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之中,携着重礼,排成长队,又递上刺贴,只为见右相一面。

  自从左相李适之自请罢职以来,韦坚、皇甫惟明等太子党羽又被一扫而空,眼下朝中是李林甫一人执掌大权,再也无人可以与其对峙。

  京中大小官员,见此情势,自然知晓应当如何站队,许多人不顾寒风和大雪,每日都将李府大门堵得水泄不通。

  而李林甫本人,坐在中堂,看向院中雪景,却是意气风发,满心舒畅。

  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林甫圣眷正隆,前途似锦,自觉再也无忧。

  就在这时,门外有仆从来报,罗希奭回来了。

  李林甫思虑片刻,令罗希奭去偃月堂等待。

  一刻钟后,李林甫入了偃月堂,瞧见堂口侍着一人,身上皆是落雪,正是罗希奭。

  李林甫出言让他进来,又端坐在团席上,开口问道:“事情做得如何了?”

  罗希奭躬身行礼道:“韦坚、皇甫惟明、李邕等太子党羽,皆已死于希奭之手。”

  李林甫:“李适之呢?”

  罗希奭顿了顿,小声说道:“希奭未至,李适之就已服毒自尽。”

  李林甫皱着眉头,沉默了片刻。

  罗希奭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将其放在李林甫的面前,又说道:“李适之死前,亲笔手书一封,又交予下人,说是要右相亲启。”

  李林甫有些吃惊:“给我的信?”

  拿起信,李林甫瞧了封口,见封蜡完整,不禁点了点头,又拆开看了。

  只见信中这般写道:

  “此信启封之时,适之怕是已经身死异乡。”

  “右相行事周密,又手段狠辣,断然不会给敌人留下活路,适之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早赴黄泉。”

  读到这里,李林甫往日里虽然恨极李适之,但此时也不禁有些佩服。

  李林甫继续朝下看去。

  “右相排除异己,以御史查案之由,杀韦坚、皇甫惟明、李邕等人,自认行事隐秘,以为圣人浑然不知。然而,圣人雄武之才,虽是每日纵情享乐,少问政事,但朝中大小事务,却是留心无遗。”

  “右相借御史之权杀人,圣人早就知晓,之所以不管不问,只因在天子眼中,韦坚、皇甫惟明、李邕之流,甚至包括适之,皆是应杀之人,圣人不过是借林甫之手,清除无用的杂余罢了。”

  李林甫看到这里,拿信的手微微颤抖,额头渐渐有汗水析出。

  信中继续写道:“当初,某向朝中请辞相位,右相必定不明其中缘由,适之今日便道明原委。”

  “李适之也好、李林甫也罢,左右二相争权互斗,既能互相监视互相消耗,又能辨明朝中百官心思,圣人不仅乐于见之,甚至在有意均衡。适之性情粗率,厌倦朝中权斗,故而自请外放。”

  “原本二相争权,因适之擅自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