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7章 敦煌之战(三)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了两天两夜的行军,吐蕃大军终于来到距离敦煌城十里开外的荒原。

  莽素缯坐在马上,放眼望去,敦煌城外的树木,被砍伐的一干二净,就连根树杈也没留下。

  莽素缯点点头,守将是个聪明人。

  瞧着视野中的敦煌城,吐蕃将领们个个雀雀欲试。

  大碛商路旁,那座传闻中的宝库之城就在眼前,吐蕃人似乎已经隐约看见了无数的财宝,正在对他们招手。

  有将领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来到莽素缯身前,大声请战。

  后者思虑片刻,摇头说道:“行军数日,士卒疲惫,敦煌城中必定早有准备,先扎营休憩。”

  眼见其他将领纷纷退去,桑赤若走到莽素缯的面前,低声问道:“大人是想趁着夜色,等待内应开门?”

  莽素缯看向远方的那座城池,点头说道:“倘若情报上是真的,我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敦煌,这自然是最好的;倘若情报是假的,我军不过损失一路偏营,尚有攻城的余力。”

  桑赤若仔细想了想,觉得此言在理,又提醒莽素缯道:“大人,唐国墨离军现在怕是正在赶来敦煌的路上。”

  莽素缯:“步军日行四十里,骑军日行一百二十里。我军开拔之前,斥候探查了沙州东境,未见援军之踪迹。所以,就算行军被唐国察觉,墨离军从驻地赶来,少说也要十日,时间倒是绰绰有余。”

  桑赤若:“大人,今晚如果内应开门,我愿意第一个入城。”

  莽素缯摇头说道:“老夫自有安排。”

  桑赤若有些失望,低头应了一声。

  莽素缯看了一眼桑赤若,微微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入夜,敦煌城与吐蕃大军对峙,两军相阵的南门灯火通明,两边都有武卫来回巡视。

  而吐蕃军的六千伏兵,则按照情报指使,来到敦煌城的东门,给马匹套了嚼口,又灭了所有的火光,静静等在城外。

  夜色渐深,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就在吐蕃人有些困乏之时。

  东门上隐隐有火光忽闪忽灭,正是情报中所约定的暗号。

  吐蕃军大将莽素缯见状先是吃惊,接着大喜道:“前军千户仓木措听令!领偏营入城。切记,攻下城门之后,小心为上,死守不退,一定要坚持到大军到来!”

  吐蕃军一千三百人的偏营,在千户仓木措的带领下,向着敦煌城东门行去。

  眼见吐蕃偏营入城,城中依旧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莽素缯有些发懵,他没想到,情报居然是真的,吐蕃军居然就这般攻下了敦煌的一处城门。

  而在敦煌城东门,吐蕃千户仓木措与『内应』见上了面。

  仓木措先是看向夜色中的敦煌城,压不住心中的激动,向那内应问道:“城中的财宝,都堆放在何处?”

  内应回道:“敦煌东坊内有一宝库,存着大批从民间征收而来的财货。”

  仓木措:“那里的兵力防备如何?”

  内应:“州府收缴民财,城中又缺少粮食,近些日子,内乱不休。守军大部分都去把守南门和监视百姓了,宝库的防备正是薄弱。”

  仓木措心中大喜,恰巧麾下有士兵来告:“千户大人,在城门旁的街道上,找到了不少散乱的铜钱和杂物。”

  内应说道:“吐蕃大军到来的消息,刚刚传到敦煌,城内的百姓就纷纷逃向府所。这附近都已无人居住,街上还散乱着不少逃离时掉落的软私。”

  仓木措闻言,心中更是相信了几分,转头对下属们说道:“留三百人守住城门,其他人和我一起,攻向内城,再占下宝库!”

  有人担忧道:“大将给我们的军令,是死守不退。”

  仓木措:“本将何曾违反军令?本将又何时说要撤退?恰恰相反,本将还要第一个攻入城内。”

  又有人质疑道:“我们只有千人,不等大军到来,就贸然进攻,是否有些太冒险了?”

  仓木措瞪了说话之人一眼:“吐蕃士兵皆是勇士,怎么会有你这般的怯弱之人?!刚刚你也听见了,城中没有粮食,百姓正在动乱,唐国士兵都去把守南门和看管居民了,城中正是防备空虚的时候。再说了,吐蕃大军就在我们身后,城门交由后来的友军看守不就行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