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8章 寻功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夜深人静。

  周钧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的脑海中,依旧在想着晚膳时的谈话。

  根据后世的蝴蝶效应理论,周钧原本以为,他入了这大唐,无论做什么事,哪怕再怎样微不足道,都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毕竟,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都能在大洋的彼岸掀起一场风暴,更何况一个大活人,回到了过去呢?

  但是,在与柳载和孔攸交谈之后,周钧意识到,他之前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事物之间普遍是有联系的,这一点的确没错。

  但是并不是每一次联系,都是以主观意志驱动的,它也受到了客观规律和既定事实的限制。

  就像孔攸说的那样,一滴雨水落在雪山巅峰,或许会引起一场雪崩。

  但是,如果这滴雨水,落下的地点是在山脚呢?

  那么雪崩还会出现吗?

  就拿安史之乱来说,它的发生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蕃将叛乱,它是君王、臣工、民生、政策、外交、地理等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后的结果。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不考虑那么多,直接杀了安禄山,谁又能保证,会不会有第二个野心家取代其位置。

  而且,这第二个人,如果比安禄山更加聪慧,更有城府,那就可能会给大唐带来更加严重的灾难,甚至将整个中华文明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胡乱做事,非但阻止不了悲剧的发生,反而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想要避免安史之乱的爆发,不应仅仅只是落眼于一个人或是某件事,而更应该弄清楚,造成这次混乱的背后原因。

  周钧想到这里,从床上坐了起来,看向窗外的明月,不由想起了孔攸最后的那句话。

  『洪水冲堤,倘若只知封堵缺口,最后免不了一个决堤的下场。』

  『与其想着堵缺,不如挖渠引流,另开天地。』

  安史之乱与洪水冲堤一般,皆是『大势』所趋。

  那么孔攸口中的封堵缺口和挖渠引流,又分别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孔攸说那一番话,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呢?

  想了半天,周钧也想不出一个章程,索性一头栽在床上,渐渐睡去。

  第二天,画月入厢房叫醒了周钧。

  后者揉了揉昏沉沉的脑袋,穿戴整齐,出了房门,这才得知柳载大清早就出了别苑,去游山玩水了。

  简单用了早膳,周钧拿了从解琴那里寻来的西厢记全册话本,先是朝着殷大荣的府上走去。

  到了殷府的门口,一番询问,周钧这才知晓,殷公得了庞公之邀,过去做客了。

  周钧只得又返身去了庞公的小院。

  在玉萍通报之后,周钧进了书房,见到了正在手谈的殷公庞公二人。

  见周钧手中捧着几册书,殷大荣一个激灵,从月牙凳上跳了起来。

  快步来到周钧身边,殷大荣一脸希冀的问道:“可是那……?”

  周钧轻轻点头。

  殷大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