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章 鸿雁诗社(上)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骑马与周则并行在官道上,周钧开口问道:“那鸿雁诗社究竟是什么样的?”

  周则答道:“为兄听闻,那诗社初创于景龙年间,前身是长安官宦子弟端午时节的龙舟诗社,鼎盛时有三百余众。”

  “而后慢慢沉寂,人数渐少,入了开元,更有四五年无人操办,没落了下来。”

  “也不知何时,又兴了起来,只不过更名为鸿雁诗社。”

  “入社者不再规限于官宦子弟,但有文采者,无论贩夫走卒,商贾秀才,皆可入社。”

  “如此一来,条件放宽了许多,人也便多了起来。”

  周钧又问道:“诗社有多少人?又是哪些人?”

  周则:“为兄没能进那诗社一观,只是听那骆英才说道,诗社当下有五十余人,每旬一聚,不过到场者总不足半数。”

  “至于诗社名录……会中允许使用假名,也不许打听彼此的身份。”

  “故而为兄所识之人并不多。”

  周钧听完,点点头。

  二人顺着官道,一路向着长安行去。

  入了春明门,在周则的引路下,二骑一路向着崇贤坊行去。

  进了坊,到了地方,周钧却有些傻眼。

  这鸿雁诗会的举办地点,居然是一处尼姑庵。

  周钧牵着马,看着尼姑庵的大门,一脸疑惑的看向周则。

  周则连忙摆手,指了指庵门旁侧的小院说道:“在那里。”

  周钧松了口气,跟着周则来到小院的拱门处,看见门口设了一座香火坛,一位老尼笑眯眯的看向兄弟二人。

  周则道了一声无量,从怀中取了些铜钱,放入了功德箱,这才和周钧走进院中。

  周钧回头看了一眼那香火坛,心中暗道,这哪里是什么只问文采,不问出身。

  光是这一道关卡,那些个生活拮据的文人,见了必会退却。

  又向里走了一些,来到院落的中门,只见邵昶和另几名诗社成员站在门口。

  周则连忙走了过去,向邵昶唱了个喏。

  周钧也跟过去,行礼之余,还道了一声:“邵县丞。”

  邵昶听了,摆手说道:“衡才,在这诗社之中,不称官职,不问出身,彼此就以字号互称即可。”

  周钧听了,改了称呼,但心中再一次疑惑,这邵昶把自己强拉过来,却是为何。

  邵昶带着周家兄弟二人,向着里院走去。

  让周钧吃惊的是,在里院的大门处,居然还有几名侍卫守在那里。

  周钧看向邵昶,眼中有着疑问。

  后者只说道:“莫问莫理会,只管向前走。”

  入了内院,周钧只看到偌大的庭院之中,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正应了那句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景是好景。

  但人也庞杂。

  有那文人骚客,有那小娘婢女,甚至还有尼姑和尚。

  周钧一阵头大,心中腹诽,这阵仗看着有些糟乱。

  邵昶带着兄弟二人走近众人,周则的同窗,那位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