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_重生198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齐怒视孙宏,大家是拿O.B的工资,但并不代表可以受辱,更何况是上升到国家民族的言论。

  感觉到异样的目光,孙宏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及时收声却是不满道:“那些报社收了咱们的钱,我不相信他们连基本的契约精神都敢违背。如果他们真敢单方面撕毁合约,公司肯定会向大使馆投诉,将不公待遇公之于众。”

  ……

  吵起来了!

  最近几天的报纸刊登了各方人士的观点,有支持国产品牌的,也有顶着开放就要有大胸襟观点的人支持公平对待。

  一开始还能维持据理力争,随着参与争论的人数越来越多,火药味也越来越浓,遣词造语也就变得奔放起来,战火也从地方小报蔓延到了全国性质的大报。

  值得深思的是,官方一直没有喊停争吵,看似不干涉,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苏峥一直保持着关注,也只是关注。从争吵开始,京城造纸十一厂的卫生巾就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市场销量也是逐步回升,甚至有节节拔升的驱使。

  时至四月中旬,苏峥的库存再次被清空,就连鹏城也发来电报要求苏峥抓紧时间发货,发货量从第一次的三万包飙升至十万包,并且提前把货款转给了苏峥。

  第一次花了六千块钱从十一厂买了一万两千包卫生巾,纯利润两千。

  第二次买了两万包,单包利润有所下降,两包万的毛利润也就三千块钱,除去后续的广告和人工开支,纯利润勉强达到两千两百块钱。

  后来十一厂赊出来八万包,三万包发去鹏城,除去运费得到净利润两千六百块钱。剩余五万包在沪市销售,纯利润七千三百块钱。

  总共卖出去十一万两千包卫生巾,纯利润一万四千一百元。苏峥个人的资金累计到了两万元。从六千到两万,总共不到五十天。

  加上陈志高转过来货款,此时的苏峥手握八万巨资。

  ……

  “销售科这边的订单量有十万包,苏峥那边报上来二十万包。”

  与O.B的竞争让销售科趁机积极扩展业务,虽然成绩不如苏峥,却也让十一厂的领导松了一口气。杨东来对苏峥的成见也消失不见,笑呵呵地给其他人分享销售情况。

  三十万包,够十一厂忙活一段时间了!

  每个领导都是笑容满面,有人顺势提出把好消息分享给全厂职工,几乎是瞬间就得到了全部领导的认同。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账面资金不足,生产材料存在缺口。”

  杨东来收起脸上的笑容,看向郝厂长,“销售科收取的订货款不到一万块钱,苏峥那边只是归还了欠款,资金缺口还有五万。如果不能一次性备足生产材料,就无法准确核算成本,更无法给苏峥制定新的供货价。”

  “苏峥卖出去那么多货,肯定没少赚钱,能不能让他提前打过来一笔货款?”有人出谋划策。

  “就是,他敢一次性下二十万包的订单,手里肯定有钱。苏峥又不是不通人情,跟他说明情况应该可以吧?”

  提议的人齐齐看向郝厂长,随后目光瞥向杨东来。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