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回 朝议罢颓然灰心 聊榜首帝有所思_红楼贾兰:今晚省亲,要不要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朱思道拱手道:“陛下,这天下税籍有常,今则岁入倍多者,祖宗世输税只纳本色,自后每从折变之故。

  太祖时,吏治清明,各省官员不过万人,如今却到了两万之数,如是不免官吏日多,而供给日繁,加上太上一心扫平北疆,数次加征,夏秋两税之数视汉唐已增数倍,是以民生困顿,亟待恢复,是以老臣才一力主张陛下与民休息。”

  “首辅说的这些朕都懂,朕自问节俭不如文景,但也不是好大喜功之人,可如今也不是汉初,这十几年的休养生息也并非没有成效,但国库的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朱思道沉默了,皇帝说的也是十分现实,国库如今只剩下不到一百万两的储备,一旦天下有变,顷刻便成大祸。

  只是兹事体大,有些事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强行推进的。

  皇帝见首辅不出声,也多少猜到些什么,他知道这位老师的顾虑,有些意兴阑珊地坐了回去。

  忽然他的目光看到御案一边摆着的一封奏折,眉头一挑问:“今天没记错的话,应是顺天府秋闱放榜之日了,是吧?”

  “回皇上,正是今日,算算时辰应该已经放榜了。”一旁的戴权应道。

  皇帝目光越过堂前飞到殿外,仿佛在俯视着神京。

  半晌,他让戴权将御案上的一份奏折递给朱思道:“这次的顺天府的解元确实出乎朕之所料。”

  朱思道他自己虽然不是乡试解元出身,却是殿试二甲第一的传胪,一身文学功力不逊于一甲。他疑惑地接过奏折,想着不过是一个解元,有什么好让皇帝称奇的?

  只不过读过奏折里的文章后,他长叹了口气,喃喃自语:“好一个天即我心,我心即天……。”

  愣了片刻的他很快回过神来,笑着拱手:“十二岁的解元郎,足以与前朝名相杨文忠媲美,真是一大喜事,足见我朝教化之功,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帝笑了笑:“这数日以来,也唯有这件事能让朕稍稍感觉高兴一点,本以为那贾家的稚子不过有些聪慧,读了此文才知道此子通透,颇有些灼见真知。”

  朱思道捋须笑道:“荣国府武勋之后居然也出了这么一个读书的种子,单凭此文便能断定此子绝非滥竽充数之人,想来那《声律启蒙》的确是此子所写不假。”

  “嗯……这片文章可是顺天府尹当众拟定让贾兰作答的,断然不可能有假。”

  “不错,盛宏此人虽与武勋有旧,却从不牵涉其中,而且多年来一直远在东南任官,不可能与贾府有什么牵扯,也正是因此陛下才简拔其为顺天府尹。

  这次黄河大灾,流民来神京也是此人早早做下布置,秋闱结束便立即回府衙安排后续事宜,足见此人干练,皇上慧眼。”

  听着朱思道的赞扬,皇帝心中隐隐有些高兴,少时这位师傅对诸皇子一直严厉,自己没少在他面前吃瘪。

  想起小时候,皇帝不由得又回忆起另外一位师傅,眼里隐隐有些怀念之色。

  【荣国,贾家……】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