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4章 顺应天命_表哥万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会儿写一篇悼词,送进京里,聊表哀意。”

  殷怀玺颔首:“理该如此。”

  朝廷的讨伐文书,也十分迅速:“逆臣梁贼,乱臣贼子尔。吾君受天命,统御天下,弟友兄躬,以孝立身……”

  后面细数了皇上登基以来的一些仁德之举,包括皇上在位时,尊太后、不纳新、平水患,推国策,除民祸等,诸多功德。

  虽然言过其实,但也不全是空穴来风。

  而这些功绩的背后,都有太后娘娘从中推动,声讨书是借了太后之德。

  其后,朝廷站在道德、纲常的立场上,对梁王进行了谴责、评击、批判:“食君俸禄,当忧天下苍生,朝堂誓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今梁贼,以臣弑君,崩坏纲常礼仪……”

  扬扬洒洒长篇大论,提了梁王不忠不义,不仁不信,不礼不智。

  末尾处:“呼天下有志之士,共讨梁贼乱党。各州府县备,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旦除梁王暴乱,梁贼铲平,使民皆得其所,复吾国大安,天下太平!”

  大周朝烽烟四起,人人自危。

  仅仅两个月,梁王势若破竹,一路打到了泉州,占据了东南沿海最繁华城池。

  直到此时,朝臣们才回过神来,赶情这段时间,泉州的种种异常,非倭寇滋扰之祸,却是梁王暗渡陈仓之故。

  镇国侯因宋世子,隐约察觉了泉州异常,早前在朝堂上,极力建议,要派监察史巡视东南沿海,却遭了兰妃一派的激烈反对。

  镇国侯苦于没有证据,巡察一事不了了之。

  这才给了梁贼有机可趁。

  兰妃难免被扣上了“祸国乱政”的罪名。

  二皇子也难辞其咎,被迫卸下了军机处的一应职务。

  屋漏偏逢连夜雨,首辅虞宗慎亲自审理宁远伯一案,平息了朝野内外,因科考舞弊引发的抗议与争端,赢得了天下万千学子的拥趸。

  与此同时,宁远伯府勾结狄人,与梁王密谋,迫害周厉王,结党营私,残害忠良等,三十余罪浮出水面。

  宁远伯通敌叛国,意欲谋反,证据确凿。

  兰妃当即被褫夺位份,打入了冷宫,宁皇后夺了凤印,执掌后宫,一时风头无两,连徐贵妃也要避其锋芒。

  二皇子受到牵连,幽禁在宫中。

  后续该怎么处置,虞宗慎身为臣子,不能逾越皇权,要待立储之后,新君即位,再行处置。

  总归是难逃死局。

  一直低调不显的四皇子,顺理成章地接下了二皇子在军机处的一应政务,开始插手军中事务,侥然成了立储呼声最高的皇子。

  保皇党内支持宁皇后的激进派,也是趁胜追击,不遗余力地收揽、打压、剪除兰妃一派的党羽。

  树倒胡狲散,支持二皇子的朝臣们,为了自保,纷纷转投宁皇后。

  兰妃步步为营,苦心筹谋多年,却为宁皇后和四皇子做了嫁衣。

  谁也没有想到,最早倒下来的,竟然是看起来最有希望,夺得储君之位的二皇子,一时间令人唏嘘不已。

  但虞幼窈知道,这是殷怀玺为兰妃和二皇子安排的结局,当年周厉王,被扣了一顶通敌叛国,意欲谋反的罪名迫害至死。

  小表妹给自己做心理建议,嗯,别人造反,那是乱臣贼子。

  我表哥造反,那是顺应天命。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