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9章 由小做起_重生之实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仿造我们的产品,他们也达不到我们的质量和性能,市场依旧是我们的。”

  李卫东接着说道;“我所期望的是,最终形成一个大企业看不上,小企业又做不了的局面,到时候整个小微农机的市场,就由我们来主导!”

  小微型农机,的确是未来农机发展的一个方向。

  过去的几十年,世界农机的发展思路就是,最少的人,种最多的地。

  因此农机越做越大,马力也越来越强。很多大型农机,做的比坦克还壮实,而那些所谓的国外高端农机,清一色的都是大马力产品。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机消费市场。

  美国都是大农场,适合大型农机耕种,很多农场得开着飞机才能溜达一圈。若是放在国内的话,别说是开飞机溜达,就是起落一架直升飞机,就能把全家一年的收成都吹走了。

  而且美国的人力成本贵的要命,雇人开农机的钱,可能要比农机本身都要贵,所以农业生产当中,能少用人就尽可能的少用人。

  这时候大型农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越大的农机,可以作业越多的土地,也可以节约劳动力。

  基于市场的需求,美国农机自然是越做越大,马力越来越强。

  而美国又是农机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别的国家的农机企业,为了进入到美国市场,也只能向大型化发展。

  就比如日本的久保田和洋马,都是世界顶级的农机企业,完全不逊色于约翰迪尔和纽荷兰。但日本那么小的地方,能有多点儿的耕地?所以美国才是日本农机的主要出口市场。

  而为了能够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久保田和洋马生产也将主要精力放在大型农机上。而这种大型农机在日本的农业中,几乎发挥不了作用,完全就是为了外销而诞生的。

  除了美国之外,南美、东欧、澳洲等粮食主产地,也都是采用大农场的模式,这些地区用的都是美国的种子,也学习了美国大规模机械耕种的模式,因此对于农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像美国,那就越大越好。

  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也是世界上的粮食主要产区,但是这些地方人口多,人均土地面积少,而且还有很多山区丘陵地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土地并不多。

  像是中国,除了东北和华北两大平原之外,南方都是丘陵地形,中西部和西南的地区是高原,大部分地区是不适合大型机械化耕种的。

  印度的情况差不多,虽然印度的气候很适合发展农业,但除了北部恒河平原之外,南部的德干高原同样没有大型机械化耕种的空间。

  中南半岛地区,也就是湄公河下游有大批的平原,可那地方是柬埔寨,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哪里买得起大型农机!

  南洋各岛国,苏门答腊岛一半是山,加里曼丹岛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