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章 北元正统_大明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可以挺到我们大军来援。”

  朱标面色平静的说道:“里应外合,若是趁其不备打开一座城门,确实可以直接拿下北平。”

  朱标其实已经可以确定了,毕竟任何人强攻北平城,不花几个月的时间,拿出十万条人命垫脚别想打进去。

  那就只能是城中出了内鬼,也对,毕竟他们是撤走的,怎么可能没有留下暗手。

  南雄侯赵庸冷冷的说道:“拿下北平后就应该屠城三日,那些家族几乎代代在北元朝廷任职,这么可能跟咱们一条心。”

  朱标叹了口气,别说是北方了,就连南方好多家族都依旧认为北元才是正统,因为他们其实并没有民族观念。

  后世熟知的民族观念,只是1900年以后才被中国人逐渐知道的。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开始成为中国境内各个民族的统称。

  蒙古帝国、元朝初期的“四种人”现象在元朝中后期,因为,实行“汉化政策”,例如科举、大规模汉族官员进入,再加上元朝的经济政策本来就比较和缓,所以被大部分世家所接受承认。

  而明朝起家是红巾军,是一群乱民,在南方世家眼中他们就是上不得台面的,至今都拒绝家中子弟在明朝出仕。

  实际上,儒家虽然有所谓的华夷之辨,但是其优先级远低于君臣之义,即,儒家子弟首先要做到的是忠于君主。

  这个趋势实际上在南北朝时期便已经显现出来,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任用汉族大臣进行社会治理的情况非常普遍,而汉族大臣也都忠于少数民族君主。

  就元末的情形而言,元朝时正统的王朝,而朱元璋则是乱臣贼子,在“忠君”思想的影响下,元朝的士人,自然是要忠于正统的朝廷,而对抗作为乱臣贼子的朱元璋,这无可厚非。

  就连明朝实际统治的南方都是如此,那就更不要说已经丢失数百年的燕云之地。

  朱标心思一定开口下令:“既然情况未明,大军立刻收缩,所有斥候全部派出去,赵庸你领人出去找一处适合防守的地方。”

  就在这时蓝玉领着几个浑身都有血迹的男人跑了过来,那几人看见朱标就跪下喊道:“殿下,末将黄彬,宋国公特派末将前来求援,前日夜里临川侯胡美叛变,伙同北平世家大族私开城门,引北元太子二十万大军入城,现今北平已经失守一半,宋国公正在拼死抵抗,请殿下速援!”

  这一下所有将帅们眉头紧皱,朱标皱着眉头心中不断思虑。

  这个黄斌能不能信任?大军动身到北平恐怕来不及了,还要不要去?万一北平只是诱饵,他们真正的意图可能是他这二十万大军。

  常遇春刘伯温对视一眼,心中就有数了,绝不可以大军驰援北平,大军人疲马劳,那还有能力跟同样的二十万大军硬拼。

  如果朱标下错了决定,他们俩就会劝阻,不过他们相信朱标会想明白的。

  朱标吐出一口浊气:“大军不可能驰援北平,蓝玉沐英你们俩领着五万骑兵去接应宋国公,让他放弃北平保存实力!”

  ………………………

  推荐票推荐票推荐票

  还有一更得好好思虑一下,还是第一次写战争

  *゜*::*(*▽*)*::*゜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