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7章 ,来自未来的搬运工(求订阅!)_重生大时代之199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大城市商业中心的想法由此产生”

  接下来,张宣为了让陶显看到自己的才华横溢。

  为了让陶显今后尽可能的支持自己,他是彻底说嗨了。

  张宣的思维已经不局限于盈泰广场的商业策划案。

  而是提出了一个更狂野的设想,那就是以银泰广场为中心、以盈泰广场的地标建筑和甲级写字楼为核心的商圈,建立一个全国最为庞大的办公产业集群。

  张宣激情饱满地说了30多分钟。

  陶显就安静地听了30多分钟,中间很少打岔,除非是思维完全跟不上、听不懂的情况下才会提问。

  末了,张宣根据经验提出了一个发展模式,那就是依赖产业集群+中轴线+地标配套+轨道交通的新城模式。

  听到建设新城,陶显笑着看了看张宣,自然是知道张宣心里那点小心思的。但他没有反感,反而对这个新城模式非常有兴趣。

  两人就着这个问题又沟通了几分钟,后面陶显终于反应过来了,菜都快凉了,连忙招呼几人吃。

  饭后,陶显出于浓烈的好奇心,问了一个不那么正式的问题:

  “你这些想法很有新意,是怎么想来的?”

  怎么想出来的?

  那还用问嘛,当然是从未来“搬”过来的啊!

  此刻张宣把忽悠本事发挥到了极致,道:“我的本职是作家。

  经常做、且乐于做的事情就是天马行空,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自我,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敢于“走出去”看看。”

  闻言,陶显沉吟了几秒,最后手掌不自禁轻轻一拍,说:“好!好一个“走出去”看看!”

  吃完饭,走出饭店时,邹青竹找着机会悄悄说:“哎呀我的妈呀!跟这种大人物吃饭真是费劲,我的小倔脾气一直不敢发作。”

  杜双伶听笑了,非常感同身爱地说:“我们要不要再偷偷买点东西吃?”

  邹青竹和文慧对视一眼,说行。

  趟过马路,邹青竹挽着杜双伶和文慧的胳膊,忽生感慨:“双伶,你这大作家男朋友真是才华横溢,令人羡慕呢。

  我刚才在席上,听几分钟就头都要爆炸了,完全听不懂。

  不过我虽然听不懂,但我看那银角大王很认真地听的样子,就知道非同凡响。

  你说,你前世是怎么修来的福分呀?这辈子怎么就捡到了这样一个宝贝疙瘩。

  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宝贝疙瘩,天天给他端茶送水,天天做牛做马伺候他,天天搂着他睡。”

  “咳”

  听前面的还好,听后面的,文慧听不下去了,巧笑着轻轻咳了一声,提醒提醒青竹,人家正宫娘娘还在,别太过分。

  三人相处这么久了,谁是什么秉性一清二楚,杜双伶抿着笑,毫不在意。反而听到青竹的夸赞,她内心像喝了蜜一样的幸福,很自豪。

  三间商铺,当张宣带着陶显父女俩走进去的时候,里面的人都震惊到了!

  这里面都是有识之士,在羊城呆了这么久,怎么可能不知道陶显这号人物?

  尤其是常住羊城的裘博仁和陈敏,两口子默契地对视一眼,震惊过后就是狂喜,心里忍不住在想,这张宣莫不是银角大王的私生子?

  要不是知道杜双伶的存在,两夫妻说不得还会产生另外一种想法,张宣和陶歌是一对。

  不过惊讶归惊讶,当看到银角大王出现,夫妻俩悬着的心是彻底落地了。

  在两人看来:张宣有这样的后台在,这个超级商业综合体何愁不成?

  也许张宣口里的建设国内第一CBD都不是空话。

  当得知陶显要看西塔楼效果图时,裘博仁和陈敏很是热情地开始讲解了起来。

  在众人面前,此刻的陶显像变了个人似的,完全没有饭店包厢里的平易近人。

  虽然看起来还是很随和,但陶显的一言一行,举足投足之间都是气势,很少说话,却威严十足。

  看完西塔楼的效果图,陶显特意去了一趟纺织厂。

  在纺织厂一间临时改造的大会议室里,陶显还旁听了会范芳丽的岗前培训。

  最后离开工地时,陶显转身对李梅等人说了一句话:

  “很不错,你们要继续发扬下去。”

  就简简单单一句话,却定了调,一瞬间,众人眼里都是喜不自禁,发自内心的笑了。

  ps:求订阅!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