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 费而隐_先生又要逃跑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的,唯一差的就是破题,用现代化说,就是会死记硬背,擅长做填空题,差的是阅读理解的能力。

  可自己不差啊,前世专门针对考试的教育,那老师都是传授了一套套的答题模板的下来的。

  这句话是出自于《中庸》里面的,原文是: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理解圣人之言这方面,易云天生有优势,这优势来自于后世,许多道理,古代的人虽然也知道,但前世可是比现在多了近千年的历史,在这近千年的时间中,不知道多少道理和理论被不断的完善。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君子的道广大而又精微,一般人也都可以知道和理解,但道的高深境界,就算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楚的地方,普通人虽然不像圣人那么贤明,但也可以按照这道去做,但要做到极致的话,就是圣人可能也达不到……

  但这只是最简单的理解,做文章自然不能这么的浅显,得抓住一个重点来突出。

  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其实带入现代人的“浪费”、“费用”就知道了,费的意思就是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都有它的作用。

  隐,这个字就好理解了,在任何空间和时间,都看不到摸不到便是叫做隐,这就显得有些玄乎了。

  君子之道费而隐,便是说君子之道无处不在又无法触摸,有点类似于佛教的无所在无所不在,但这是儒家答辩,自然是不能用佛教的思想去解题。

  不过解这种题你不能单看一句话,破题,你得联系上下文,这上文指的是整个《中庸》,在《中庸》开篇中便是有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第一句话,就是为下面的内容给定性了,就跟领导开会一样,先给事情定个调,接下来围绕着这件事情的所有讨论和方案,都是在这个调之下。

  想透了这些,易云提笔迅速写下:,匹夫之道在于性,君子之道在于修,方能穷近于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世间的道理,比如一些基本的道,如饥思食,渴思饮,寒思衣,倦思睡,都是以本性为准则,然而君子之道,在于修身,修人文,修正义,只有这样才能接近那真正的道。

  主旨点明了,接下来就是阐释了,而在易云奋笔疾书的时候,在他左侧的张楚同样也是刚刚破题,此刻开始提笔。

  “道之体,可见而不可触焉,夫其道之始于夫妇,方准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