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9章 明年车展见与长九待机中……_黑科技就该这么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环,真正要搞的则是智能交通体系。

  不过这玩意正在建设中,有一座试点城市的监控和交通节点正在联网,城市的交通网络也在升级,包括人和设备,所以现在就不说了。

  因为六菱的智能车没有更多的消息,大佬们分析了几天也就没得分析了,观众们看的时间会更多一些,但看完之后也就没啥了,顶多就是私下里再聊聊。

  剩下的就是等明年的车展亮相。

  根据六菱的说法,到时候见面就不是什么概念车了,而是量产车,毕竟视频里的车已经那么完善了,并且光视频里就在正式公路上跑了几千公里,期间没有出过任何事故和故障。

  好在智能车的热度刚过去,另一个大热度就来了。

  长征九号首飞任务!

  过了十一月进入十二月之后,长征九号开始频繁出现在新闻里,它被组装了起来,站立在了巨大的活动发射平台上。

  这个巨大的活动发射平台也是最新建造的,在它之前繁星国内最大的活动发射平台是长征五号的活动发射平台,高度近70米,而为长征九号建造的活动发射平台更大,光高度就比前者高了一倍,达到了140多米!

  长征九号活动发射平台是繁星现在规模最大、承载能力最强、系统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发射平台,哪怕在世界历史中也排得上号,只有曾经的土星五号活动发射平台能跟它相媲美。

  为啥不说SLS火箭的活动发射平台?

  那是因为它用的就是土星五号的活动发射平台,只是修复了一下,然后把红色的漆面换成了银灰色。

  而长征九号移动发射平台的涂装跟长征五号移动发射平台差不多,只不过长征五号的发射车看起来更“精致”,长征九号的要“粗糙”一些。

  因为长征五号的脐带塔非常规整,而长征九号的脐带塔类似于土星五号的脐带塔,都是明显的钢结构。

  或者说看起来就像土星五号的移动发射平台一样,就是涂装不同。

  整个长征九号超重型火箭移动发射平台上集成了机械、电控、液压、供配电、驱动控制、空调、环境保障、环境监测、视频监视、照明、加注、供气等系统于一体。

  而且首次设置了脐带塔、摆杆、前置设备工作间、尾端服务塔、加注管路、供气管路、喷水管路等多项设备,是机、电、液、气一体化大型综合性发射平台。

  将原来发射塔上的上百台地面设备集成在移动发射台上有什么好处?

  原来的时候,更多的测试工作、连接工作,都是在固定塔上完成。

  而现在,火箭的总装、测试、跟地面设备的接口关系,都可以在技术厂房完成。

  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就能够保持接口不变、状态不变,可以直接运输到固定塔,然后三四天就能完成发射准备工作。

  如此一来,火箭在发射塔的准备流程可以成倍缩短。

  在长征九号活动发射平台的上表面,有12根像柱子一样的支撑装置,这是火箭在发射台上的“座椅”,来自长征五号移动发射塔上的技术,研制人员用了3年多的时间开发出的“十二点调平技术”,可以让火箭可以“坐”得又直又稳。

  这不仅让火箭受力较好,而且有利于火箭的瞄准、发射。

  一般的火箭都是4个点支撑,但是长征五号的体积远远大于以往火箭,需要增加支撑点,所以研制人员借鉴了“三点调平技术”、“四点调平技术”,克服了技术跨度大、调整难度大等困难,研制出“十二点调平技术”。

  这项技术完全是自动控制的,以后,操作人员只要一按键,几分钟就可以使长征五号火箭实现自动调平,安坐在发射台上了。

  而长征九号也采用了这个技术,因为它的结构跟长征五号类似,只是更大更重,所以“支撑立柱”也要更大、更粗、更坚固。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