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北汉晋阳_大宋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npxswz各种乡村都市诱惑自唐室倾颓,安史之乱以来,各地豪雄蜂起,形成五代十国战乱局面,足足五十多年,华夏大地战事延绵,白骨蔽野,千里无炊。

  永乐边城位于黄河中上游,南接大宋,北接大辽,东接北汉,西接党项诸部。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唐末以来这座边陲小城便经常饱受战火摧残。本就不高、不广、不坚、不厚的城墙,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损毁、修补,再损毁、再修补的重复过程。

  特别是几年前,宋与辽对峙,北汉和党项诸部夹杂其中,互相攻伐,虽然规模不大,但每有战事,多在永乐边城附近地域爆发,弄至该区域城垣崩毁,田园荒芜,百姓流移四散,庐舍空而不居。

  所以,如今除了永乐边城内之外,城外以永乐边城为中心,纵横数百里、布满废墟荒村、仿如鬼域的荒弃土地,湮绝无民。

  对出身游牧民族的辽人和党项各部而言,照惯例于两族的接界处,必须留下一段距离的“瓯脱”作为缓冲区,无事时双方均不得进入,行人止步,否则会视为挑畔闹事。

  而对南方大宋和东面北汉政权来说,亦视这片首当其冲的土地再不适合百姓居住,只适合用来实施“坚壁清野”的战略,以阻止契丹和党项战马南下,使其于数百里内无从补给。

  直至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在南方中原大地建立了大宋。且宋朝成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根据当时的形势,鉴于南方是经济重心,各国力量较弱,而北方契丹建立的辽政权,实力强大,兵强马壮的现实,在征询了张永德、赵普等大臣的意见之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

  而永乐边城西南边的北汉国地狭物菲,兵微将寡,但因认北方契丹为“父皇帝”,得到后者扶持,苟延残喘的续存了下来。

  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之下,几方势力形成了颇为微妙的平衡僵持,永乐边城才出现了极为宝贵的短暂安宁,几年来没有再经战争洗礼。更是在四方势力有意无意的默许之下,如今的永乐边城成为了四不管的微妙之地。

  所以,这些年来,永乐边城既是良民裹足之地,也是刀头舐血之辈趋之若鹜的乐土。充满危险,也是机会处处。可以是英雄豪杰死无葬身之所,亦为悍不畏死的人成名立万的舞台。

  而被各国官府通缉的罪犯,得罪权贵门阀的亡命徒,以及江湖武林中的无地容身者,都以此地为避难的安乐窝。

  另外,因为永乐边城是贯通东西南北四方势力的转运中心,四方之间进行贸易交换的桥梁,南方的粮食、布匹、铁器、食盐、茶叶和北方的马匹、牛羊、皮毛和一些特殊药材等等,各方势

  请收藏:https://m.bqg5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